第一次東征戰役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是1096年至1099年間由西方基督教世界所發起,旨在收復在穆斯林的征服中被佔領的累範特聖地的一項軍事行動,最終以1099年十字軍攻陷耶路撒冷收尾。1095年,教宗烏爾班二世最初為了應拜占庭皇帝阿歷克塞一世的求援,而號召西方誌願軍前往拜占庭帝國抵禦塞爾柱人從安納托利亞而來的入侵。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東征起因:1925年2月1日,在中共的全力支援和幫助下,廣東革命政府開始了第一次東征,討伐陳炯明。

  這次東征的主力是黃埔軍校學生軍和粵軍。粵軍總司令許崇智任東征軍總司令,蔣介石兼任東征軍參謀長,周恩來兼任東征軍的政治部主任,他們親自出徵。當時在粵軍二師任參謀長的葉劍英奉命投入了東征之戰。由於葉不僅參與指揮,還冒著槍林彈雨,往來於友軍之間進行聯絡,協攻敵人,顯示出卓越的軍事才幹。這次東征在中共全力支援下不僅把戰鬥進行到底,並且攻下了淡水城,奠立了第一次東征勝利的基礎。

  主要人物:蔣介石、周恩來、葉劍英等

  第一次東征經過時間: 1924年冬,佔據廣東東江地區的軍閥陳炯明,趁孫中山離廣州北上的機會,在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的支援下,自稱“救粵軍總司令”,向其所部下達進攻廣州的作戰命令。為統一廣東,順利北伐,廣州革命政府於1925年1月15日釋出《東征宣言》,組成以楊希閔為總司令的東征聯軍,討伐陳炯明軍。

  人數: 東征聯軍約5萬人,於2月1日,分三路向陳炯明部發起進攻。軍閥陳炯明軍共6萬餘人,以林虎為總指揮,洪兆麟為副總指揮,編為7個軍和5個獨立師,正向廣州進逼。東征聯軍以粵軍與黃埔軍校校軍組成右路軍經虎門攻擊前進,先後攻佔東莞、石龍、樟木頭、平湖、深圳等地,在擊潰廣九路***廣州至九龍***上的陳軍後,於14日進至陳軍的東江門戶淡水城郊。

  細節: 在攻打淡水的作戰中,黃埔校軍以10名軍官和100名士兵組成的“奮勇隊”,15日拂曉發起攻擊,僅用半個小時就率先攻進城內。陳軍洪兆麟部2萬餘人由惠州前來增援。校軍和粵軍第2師以一部兵力進行阻擊,將洪部擊潰,並乘勝向敵追擊,一舉攻佔平山,爾後,決定置惠州孤城於不顧,繼續揮師東進,相繼攻佔海豐、陸豐等地。陳軍將領洪兆麟、葉舉見大勢已去,遂脫離部隊,從海路逃跑。東征聯軍的右路軍兵分三路,向潮州汕頭方向擴張戰果,於3月7日攻佔汕頭。當黃埔校軍協同粵軍在淡水、海陸豐、潮汕等地與洪兆麟部決戰時,陳軍第1軍軍長林虎見有機可乘,即率部從紫金、五華抄襲右路軍後方,企圖與洪兆麟、葉舉殘部前後夾擊右路軍。右路軍從揭陽、普寧迅速回師迎擊林虎軍。廣州大本營為支援右路軍的作戰,及時調駐江西的粵軍第l師陳銘樞旅和吳鐵城警衛師等部增援東江前線。3月10日,林虎部進佔河婆墟,截斷了右路軍與廣州的聯絡線。右路軍決定除以許濟的第4師堅守潮汕外,以校軍和張民達的第2師從正面迎擊陳軍,以陳銘樞旅及歐陽駒師出河田,擊陳軍之背。3月13日晨,正面迎擊林虎軍的教導第1團幹餘人,在晉寧以西的棉湖首先與對方接觸。因為此時右路軍的左右兩翼還未如期投入戰鬥,校軍教導第1團官兵遂與陳軍數萬人展開激烈的戰鬥。17時,校軍教導第2團趕來支援,突襲陳軍司令部。林虎當晚即率殘部奪路潰逃。校軍官兵遂發起追擊。林虎收集殘部退至興寧,與東征聯軍形成對峙。3月20日拂曉,東征聯軍各部對興寧發起總攻。戰至當天日暮時分,攻佔興寧。與此同時,東征聯軍的右路軍又攻佔了五華、梅州市梅縣區、蕉嶺、大埔等區縣,洪兆麟殘部逃往粵閩邊境;林虎殘部退入江西,潮***州***梅***州***地區全部為東征聯軍收復,困守在惠州孤城的陳軍楊坤如部見援兵無望,出城向東徵聯軍投降。東征聯軍左路滇軍遂進入惠州。至此,第一次東征作戰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