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重臣張昭的簡介資料

  張昭字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蘇徐州***人。 三國時期孫吳重臣。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三國張昭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三國張昭簡介

  張昭,三國時期東吳重臣。公元156年出生于徐州彭城,字子布。張昭年少時便好學,成年後曾經被舉孝廉,但是張昭拒絕了。徐州刺史陶謙慕名察舉他為茂才,也被張昭拒絕了。陶謙認為張昭這樣做是看不起自己,於是將張昭囚禁,後被好友趙昱所救。儘管如此,在陶謙死後,張昭還是為他寫了悼文。可見,張昭的人品還是很好的。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張昭隨著難民一起逃到江南。被孫策看中並得到重用,官拜長史和撫軍中郎將。東吳的大臣們也都很尊敬他,被他的才華所深深折服,就連一向狂傲的禰衡都對他稱讚有加。我們常說一個人的聲望不能太高,這樣容易被主上忌憚,從而打壓他。但是孫策並沒有這樣做,反而還很開心的將張昭之於自己比作管仲之於齊桓公。可見,張昭在吳國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公元200年,孫策臨終前將弟弟孫權託付給張昭,並對他說若是孫權不能夠擔此重任,求張昭取而代之。連家族的江山都可以拱手相讓,可見孫策對張昭看的是有多重要。孫權年少即位,全靠張昭扶持,才將東吳一步步做大,成為三國鼎立局勢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張昭除了在政治上的成就,他在文學上也頗有些造詣。張昭精通儒學,晚年閒賦在家時,對《左傳》和《論語》做了些批註。張昭也善寫隸書,他的書法作品被唐代書法家張懷瓘在《書估》中列為第三等。

  張昭怎麼死的

  張昭,輔佐了東吳兩代權利核心人物孫策和孫權。一生中為東吳獻計無數,是東吳的開國元勳和決策人物。張昭的一生中最值得說的就是他忠直敢諫,剛正不屈的性格。孫權尚未登上王位時,還對張昭的諫言一一聽從,但是在登上大位之後,就開始對張昭冷眼相待了。

  東吳建國之初,丞相一位空懸,百官們都推薦張昭,但是孫權卻笑著拒絕了,說丞相一職太過繁瑣,怕累了張昭。於是選了名不見經傳的顧雍。也許拿張昭和榮登相位的顧雍來做一番比較,就知道張昭為什麼不受孫權的看重。

  顧雍的資歷比張昭淺,卻能擔任吳國的丞相十九年。他最大的優點是沉默寡言,當了丞相的這種事,對家裡人也不說一聲。對於軍國大事的是非得失,更是“自非見面,口未尚言”。孫權曾經表揚他:“顧君要麼不開口,一開口就必然說中。”

  然而張昭卻不一樣,他一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哪怕是不成熟的意見,也急於發表,本意是想供主子參考,然而言多必失。他曾在甘寧建議孫權攻打黃祖時當面提出責難,怕戰事不利引起內亂,結果一戰而平,證明他的擔心是多餘的。這樣的失誤一多,難免在孫權那裡留下不好的印象。胸無城府,口無遮攔,張昭就是這樣失去了孫權的信任。

  張昭晚年閒賦在家,於公元236年自然去世,他遺令喪事從簡,入棺材都沒有更換衣服。

  張昭的兒子

  張昭一生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張承,小兒子張休。張承字仲嗣,公元178年出生于徐州彭城。年少時就以才學知名。而且張承為人勇壯剛毅、忠誠正直,能甄識人物,曾提拔彭城人蔡款和南陽人謝景,那時他們還很年少。後來他們都被朝廷所用。張承還勤於提攜後進之士,為人厚道,吳國但凡是賢人,沒有不上門拜訪他的。

  公元219年,張承為驃騎將軍孫權的西曹掾,出任長沙西部都尉。後任濡須都督、奮威將軍,被封為都鄉侯,領私兵五千人。公元244年病逝,諡號定。而當時在東吳,死後還有諡號的只有張承及其父張昭,還有顧雍及陸遜四人而已。

  張休,字叔嗣,吳國重臣張昭的次子,襲父張昭爵婁侯。同樣出生于徐州彭城。太子孫登病逝,孫權第三子孫和被封為太子。但是關於黨爭的問題一直還沒有結束。張休的好友顧譚當時屬於太子孫和一派,而全琮一族屬於魯王孫霸一黨,與顧譚關係親密的張休自然也難逃全氏的攻擊。於是全琮父子時不時向孫權進讒言,使張休被髮配交州。就在這時,一向與張休不對頭的中書令孫弘,也趁機再進讒言,於是張休就此被賜死,時年4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