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成立於2000年,位於東直門北大街清水苑社群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一、簡介
成立於2000年,位於東直門北大街清水苑社群內。目前展館共有三個展廳,第一部分:艱苦創業,勵精圖治;第二部分:清泉悠悠鑑古今;第三部分:改革開放後的蓬勃發展。是我國第一座給水專業的技術博物館。它的建立得到了建設部、國家文物局、中國城鎮供水協會和中國博物館學會的大力支援。建設部副部長葉如棠題寫了館名。給水技術博物館地處南通狼山風景區龍爪巖附近的狼山水廠內,西瀕長江,南傍馬鞍山、黃泥山,東臨翠綠桃園,東南方約1000米處是海拔108米的狼山。
二、展廳簡介
自來水博物館專門開闢了一個展區,用於展示新中國成立後到20世紀70年代末以及改革開放20多年以來北京自來水事業的蓬勃發展。一幅巨型電子管網圖,幾乎佔據了一整面牆壁,圖中細密交錯的管網線,記錄著自來水流過的足跡。轉眼再看,幾幅老照片上,一張張熟悉的面孔甚是引人注目: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正在與工人們一起,在北京水庫建設工地上揮汗如雨地勞動著,展現出上下同心協力、眾志成城,共同解決京城吃水用水難題的感人一幕。由此可見,自來水對於尋常百姓而言,也許只是生活中的細微末節,但對於黨和政府,卻是關係民生的大計。自來水絕非“自來”,而是源自於人們的智慧和艱辛努力。
給水史料展廳
展示了人類為了生存,從古代到現代用水的器具、發展史料及對我國給水事業發展作出貢獻的著名專家的介紹。歷史上,北京城區居民都自打土井,取用淺層地下水。清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北京內外城已有土井1245眼,但水質多數鹹苦。有意思的是,京城得以興修自來水工程,竟是緣起於火。據說當年慈禧太后在頤和園召見袁世凱的時候,正好趕上一個小太監來報,稱某個地方發生了火災,惹得慈禧太后非常惱怒,就向袁世凱詢問防火良策,袁世凱答曰:以自來水對。自此,在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的3月18日,農工商部大臣溥頲、熙彥、楊士琦上奏“請辦京師自來水一事”後,由周學熙掌舵的京師自來水公司終於得以落成。博物館內至今還保留著當年請辦自來水公司的奏摺。而自來水公司的成立,不僅在北京地區自來水事業發展的藍圖上具有濃墨重彩的一筆,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意義——它是我國最早的股份制企業之一。當年發行的股票、存根,還有營業執照,都陳列在博物館中。
給水技術展廳
向人們介紹了地面水水廠的工藝流程及各種淨水構築物和泵站等建築物。介紹了節約用水的知識,水技術研究的新方向和南通市自來水公司的風貌。那些水技術展廳給人的感覺是管道林立,專業性較強,但周邊牆上主要介紹中國在給水技術方面最早、最大、最富有特色的單位,如中國最早的地下供水設施大連龍引泉、最早的地面水廠1883年上海楊樹浦廠等,特別是提示了人類水的研究方向,從過去偏重於工程學方面研究要步入水對人的生命作用的微觀研究。水文化展,荀子、班固、李白、白居易、蘇軾等大家關於水的名句,關於水的迴文詩。這裡還陳列著祖孫三輩用過的不同茶具,反映了科學技術在這幾十年中的突飛猛進;在此還可以通過計算機瀏覽“網上給水技術博物館”……走出館廳,就是古色古香的六朝井亭。井亭似龍首汲水,120米的龍身延綿逶迤,57米的尾巴凌空入雲。廊內,杭州錢王井、六朝古井、***宋***薛濤井、***清***珍妃井等照片和傣族市井等少數民族地區不同風格的井,構成了一條“井”的歷史長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