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黑板報內容資料
隨著資訊科技的提高和普及,教育模式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它也讓小學科普教育邁入了新的階梯。資訊科技在小學科普教學中的有效應用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突破科學教學的重難點,多樣的教育形式讓學生愛上科學、享受學習科學的樂趣,從中培養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探索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科技素養,提升青少年的綜合素質。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助你們:
:貝爾發明電話的故事
如今,電話走進了千家萬戶,你知道電話是誰發明的嗎? 貝爾,就是發明電話的人。他1847年生於英國,年輕時跟父親從事聾啞人的教學工作,曾想製造一種讓聾啞人用眼睛看到聲音的機器。
1873年,成為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的貝爾,開始研究在同一線路上傳送許多電報的裝置——多工電報,並萌發了利用電流把人的說話聲傳向遠方的念頭,使遠隔千山萬水的人能如同面對面的交談。於是,貝爾開始了電話的研究。
那是1875年6月2日,貝爾和他的助手華生分別在兩個房間裡試驗多工電報機,一個偶然發生的事故啟發了貝爾。華生房間裡的電報機上有一個彈簧粘到磁鐵上了,華生拉開彈簧時,彈簧發生了振動。與此同時,貝爾驚奇地發現自己房間裡電報機上的彈簧顫動起來,還發出了聲音,是電流把振動從一個房間傳到另一個房間。貝爾的思路頓時大開,他由此想到:如果人對著一塊鐵片說話,聲音將引起鐵片振動;若在鐵片後面放上一塊電磁鐵的話,鐵片的振動勢必在電磁鐵線圈中產生
時大時小的電流。這個波動電流沿電線傳向遠處,遠處的類似裝置上不就會發生同樣的振動,發出同樣的聲音嗎?這樣聲音就沿電線傳到遠方去了。這不就是夢寐以求的電話嗎! 貝爾和華生按新的設想製成了電話機。在一次實驗中,一滴硫酸濺到貝爾的腿上,疼得他直叫喊:“華生先生,我需要你,請到我這裡來!” 這句話由電話機經電線傳到華生的耳朵裡,電話成功了!1876年3月7日,貝爾成為電話發明的專利人。
貝爾一生獲得過18種專利,與他人合作獲得12種專利。他設想將電話線埋入地下,或懸架在空中,用它連線到住宅、鄉村、工廠…… 這樣,任何地方都能直接通電話。今天,貝爾的設想早已成為現實。
關於科普類的黑板報圖片
:古代電磁學知識
我國是用文字記載電磁現象最早的國家之一。早在公元前16-15世紀,殷商時代的甲骨文字中就有“雷”字;西周時代的青銅器上發現刻有“電”字。西漢末年,《春秋緯·考異郵》中有“玳瑁吸 ”的記載,它告訴人們經過摩擦的玳瑁,能夠吸引微小的物體。東漢王充已把頓牟被摩擦後可以吸引微小物體,與磁石吸引針的現象同時提出,這說明當時對這兩種吸引現象引起了同樣重視。在《三國志·吳書》中,曾有這樣的說法:“琥珀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針”,這就是說,腐爛的芥草不被摩擦過的琥珀吸引,比較柔軟易於彎曲的金屬也不被磁石吸引。這個發現說明當時已經初步可以分清哪些物質可以被吸引,哪些物質不被吸引。晉代張華曾發現用梳子梳理頭髮和解脫絲綢毛料衣服時的起電現象。明代的都邛在《三餘贅筆》中,曾記述了一種絲綢摩擦起電現象,“吳綾出火。吳綾為裳,暗室中力持曳,以手摩之良久,火星直出。”
號稱古希臘七賢之一的泰勒斯在公元前600年左右,發現摩擦過的琥珀可以吸引輕小的乾草葉。琥珀是一種礦物化的黃色樹膠,在古代用於裝飾,琥珀和金子一樣發亮,因此當時被稱為“琥珀金”,後來則稱為“琥珀電”。古羅馬自然哲學家普林尼***Pliny公元23~79年***曾講了兩個傳說:其一是說牧羊人瑪格內斯在克里特島的艾達山上時,他的鞋被山石所吸,以至於很難行走;另一個是說,有一座沿海的磁山,它可以使駛向它的船四分五裂,原因是釘在船上的釘子,在磁山的吸引力作用下被拔掉了。這些傳說證明西方古代也是很早就發現了磁現象。據說磁石這個詞,是古羅馬自然哲學家和詩人盧克萊修從磁鐵礦的產地,小亞細亞的地名Magnesia得來的。
為什麼會產生前面所敘述的這種吸引現象,古代人曾試圖給予解釋。在《論衡·亂龍篇》中這樣寫道:“他類有似,不能掇取者何也?氣性異殊,不能相感動也。”這就是說,琥珀和磁石為什麼對有些類似的東西,不能產生吸引的效果呢?是由於氣性不同,不能互相感應的緣故。東晉郭璞在《山海經圖贊》中也有類似的解釋,其中寫道:“磁石吸鐵,玳瑁取芥,氣有潛通,數有冥合。”西漢劉安***公元前200—122年***等人著的《淮南子》中,對雷、電作如下的解釋:“電激氣也”,“陰陽相薄為雷,激揚為電。”這就是說,當時把雷看做是陰陽相互作用的產物,把電則看做是激發的氣。這種看法,是比較接近幾百年後的近代關於電的學說的。
盧克萊修在他的《物的本性》長詩中,對磁石吸鐵現象作了這樣的解釋:從磁石中發射出一種看不見的細小微粒,這種微粒通過空氣進入鐵中,從而引起磁石與鐵的相互吸引現象的發生。宋代的陳顯微在《古文參同契箋註集解》中,對磁石吸鐵有過這樣的解釋:“磁石吸鐵,皆陰陽相感,阻礙相通之理……”這就是說,磁石吸鐵也是由陰陽相互感應引起的。
由此可見,古代對電與磁的吸引現象的產生有兩種解釋:一種是陰陽感應作用引起的;一種是“氣”或“微粒”的作用引起的。磁石吸鐵現象,在指南針發明前就有各種應用的記載,如《水經注》等書中,提到秦始皇為了防備刺客行刺,就曾經用磁石建造阿房宮的北闕門,以阻止身帶刀劍的刺客入內。此外醫書上還談到用磁石吸鐵的作用,來治療吞針。
把磁石利用在指向上,是在發現地磁場對磁石作用之後,並且經歷了3個發展階段最後製成了指南針。最早指南的磁石,叫做司南,它是由磁石製成一種勺狀的物體,把它放在光滑的圓盤上,勺底***球形***與盤接觸,勺柄作為指向用。東漢王充在《論衡》中,對司南作了比較詳細的描述。他寫道:“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這就是說,把勺狀的磁石,放在刻有表示方位的銅盤上,它的柄停止在指南方向上。雖然司南只是天然磁石的利用,它的靈敏度是很低的,但是它卻給人以啟示:有一種地磁存在,利用磁石可以指向。
北宋時期,已經可以用人工的方法制造一種新的指向儀器,這就是指南魚。它的製作過程,有個重大的突破,就是採用磁化的方法。製作過程可分為兩步,第一步是使魚形鐵加熱,達到700℃左右變成順磁體;第二步再把魚尾對正子位***北方***進行蘸水,使魚磁化,成為一個指向儀器。
關於指南針的製造和安裝方法,最早出現在北宋沈括***1035~1095年***的《夢溪筆談》的第24卷《雜誌一》中。其中對指南針的製造有這樣的記載:“方家以磁石磨針鋒,則能指南,然常微偏東,不全南也。”這說明沈括不僅發現了針狀的指南儀器,而且也發現地磁場的南北極與地球的南北方向並不完全一致。此外,沈括還提出了四種簡單的指南儀器的結構。第一種是水浮法,就是將指南針穿在幾節燈芯草上,並使它浮在水面指示方向。這就是後來常用的在遠海航行中曾使用過的水浮磁針儀器。第二種是指旋法,就是將指南針放在拇指的指甲上,經適當的轉動而指示方向。第三種是碗脣法,就是把磁針放在碗沿上,待磁針停穩後以指示方向。第四種方法是絲懸法,就是用芥子那樣大小的一滴蠟粘接一根蠶絲,並把磁針用絲縷懸掛起來,以指示方向。這種絲懸法最接近近代的各種指示儀器的方法。對這四種方法,沈括自己有一個評價,他認為前三種方法都有明顯的缺點,唯獨絲懸法最好。
沈括所記載的幾種方法都沒有方位盤。不久磁針與方位盤結合起來,使指南針的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羅盤的出現為航海提供了一個可靠而方便的指向儀器。最早在我國出現了水羅盤。南宋朱繼芳的航海詩中就有:“沈石尋孤嶼,浮針辨四維”的詩句。後來,我國指南針傳入歐洲之後,西方製成了旱羅盤,羅盤的磁針支在一個固定的釘尖上,可以自由轉動,而釘盤就是刻有方位的方向盤。到了16世紀,歐洲出現了航海羅盤,這種羅盤的結構,增加了兩個銅圈組成的常平架,小銅圈正好內切於大銅圈,並且由曲樞軸把它們聯接起來,然後再把它們安放在一個固定支架上。
指南針的發明,不僅為航海提供了一個非常準確的指向儀器,而且也為研究地磁三要素創造了條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了磁針的南北指向與地球的南北方向並不完全一致,這就是說存在著一個磁偏角。但是這個偏角多大,當時並沒有進行定量的研究。美洲大陸的發現者,義大利的航海家哥倫布於1492年在海上航行時,發現羅盤上的指標並不是指向北極星,而是向西偏5~6度。在陸地上最早對磁偏角進行定量測定的,是德國天體物理學家哈特曼,他在1544年3月4日給友人的一封信中指出:“磁針指北端稍向東偏9度左右,並且還發現磁針並不保持水平,其中一端向下傾斜。”他在信中向友人表示,磁針向下方傾斜的原因還不十分清楚。
磁傾角的大小,是由羅盤製造者、英國地質學家羅伯特·諾曼測定的。他在1581年出版的《新奇的吸引力》小冊子中,介紹了他實驗的結果。他自制了一個簡易的磁傾角測試儀,並於1576年測得倫敦的磁傾角為71°50′。他還發現懸浮在水面上的穿在軟木上的磁針,儘管方向上發生偏轉,但只是在原位置,並不產生移動。於是,他斷定使磁針發生偏轉的力,不是移動力而是一種定向力。即我們現在所說的力矩。對地磁的另一個要素——強度的測定要稍晚些,是由法國天文學家和數學家博達於1776年利用磁針振動法測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