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的幽默趣聞

  宋朝人是很幽默的,比如宋徽宗為節省墨水推行瘦金體,這本身也是件趣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

  中國歷史上,要數宋朝人最愛讀書,整個大宋王朝讀書成為時尚,連皇帝也不例外,完全是讀書人的天堂。其實,風流儒雅的宋朝人,不只愛讀書,而且很幽默。

  宋太宗時,胡旦被稱為科舉史上最自信的狀元。胡旦晚年,因患眼疾,在家閒居,閉門不出。史官為某貴侯作傳,因為出身貧賤,曾以殺豬為業,史官很是為難:不寫不是實錄,而寫又犯忌諱。躊躇不定,相約向胡旦請教。胡旦得知原委,不禁大笑:“這有何難?就說曾‘操刀以宰,示有宰天下之志’不就行了?”史官們相視而笑,無不歎服。

  學者丁謂拿著詩文去拜訪王禹偁,得到王禹偁欣賞,認為其文采和才子孫何不相上下,並與韓愈、柳宗元相提並論,賦詩一首:“五百年來文不振,直從韓柳到孫丁,如今便可令修史,二子文章似六經。”自此,丁謂便以孫何為對手。同年參加科舉,孫何高中狀元,丁謂名列第四,忿忿不已。宋太宗知道了此事,不無幽默地對丁謂說:“甲乙丙丁,你既姓丁,該得第四,無需抱怨!”

  歷經北宋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的韓琦,曾任資政殿大學士。在鄴地任職時,有次參加婚禮,見桌上有荔枝,伸手想拿,白席***北方民俗:操辦紅白喜事時專門招呼客人或供使雜役的人***見了,拖著長聲唱道:“資政想吃荔枝,請眾賓客同吃荔枝。”韓琦厭惡,手伸出去又縮回來,沒想到白席又拖著長聲唱道:“資政有氣,請眾賓客放下荔枝。”韓琦聽了,不禁為之莞爾。

  北宋史學家劉攽,出身詩書世家,累拜中書舍人,與司馬光同修《資治通鑑》,為人所稱頌。但為人疏雋,不修威儀,且性喜諧謔,雖數招怨悔,終不能改。晚年得了風疾,鬚眉脫落,鼻樑塌陷。某日,蘇軾與朋友同去拜訪。席間,眾人以古人詩聯相戲。蘇軾眼望劉攽,欣然調笑道:“大風起兮眉飛揚,安得猛士兮守鼻樑?”眾人聞言大笑,唯有劉攽獨自惆悵。

  著名書法家米芾,個性怪異,舉止癲狂,人稱“米癲”。宋徽宗詔為書畫學博士,人稱“米南宮”。能詩文,擅書畫,精鑑別,書畫自成一家,尤善臨摹。每次借得古畫,一定臨摹一幅,然後與原畫一起拿來,讓人分辨真偽;因為分辨不清,往往拿走贗品。楊次翁任丹陽太守時,有次米芾路過,便挽留米芾小駐。臨走時,楊次翁狡黠地說道:“今日特地為你準備了河豚羹。”結果,上桌的只是普通魚而已。米芾不解,楊次翁哈哈大笑:“此是河豚贗本。”

  南宋孝宗時右丞相兼樞密使葉衡,因湯邦彥挾恨上奏,言衡誹謗朝廷,被罷右丞相職。罷相歸來,大病一場。朋友們來看望,怕刺激葉衡,都不苟言笑。沒想到葉衡倒是隨意,忽然問道:“我就要死了,只是不知死了以後,好還是不好?”有人回答:“想必極好。”葉衡非常驚訝,忙問:“你如何得知?”那人答道:“假如死後不好,死了的人會逃回來。現在沒有一人回來,證明死後不錯。”頓時,滿座大笑。

  “藝術上的天才、治國上的庸才”宋徽宗,其“瘦金書”鐵畫銀鉤,歷來久負盛名。一日,徽宗讓宰相李綱欣賞自己的“瘦金書”。李綱言字型太瘦。宋徽宗道:“朕新創字型,名曰瘦金體,如果推行全國,一年能省很多墨水,如何?朕不愧是有道明君!”

  在宋朝,君臣之間,士大夫之間,讀書人之間,乃至尋常百姓,幽默時常可見,堪稱空前絕後,不能不說是一大奇觀。

  相關資料介紹:

  宋朝***960—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時代,分北宋和南宋,歷十八帝三百二十年。

  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宋朝。北宋初期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來藩鎮割據和宦官亂政的現象,採取重文抑武的施政方針,一方面加強了中央集權,另一方面經濟文化空前繁榮。宋真宗、宋仁宗時期步入了盛世,1127年金兵大舉南侵,造成了靖康之恥,北宋滅亡。趙構在江南建立了南宋。

  後期抗蒙戰爭連年,到1276年,元朝軍隊攻佔臨安,1279年,8歲的小皇帝趙昺被大臣陸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厓山海戰後,宋朝徹底滅亡。

  後周恭帝繼位後,命趙匡胤為歸德節度使,歸德軍駐紮在宋州***今河南商丘***。公元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黃袍加身,建立宋朝,定都汴梁,後改為東京***今河南開封***,並設陪都西京***今河南洛陽***。宋太祖所面臨的另外一項事業就是統一全國。趙匡胤在與趙普雪夜商討後,決定以先南後北統一全國。

  趙匡胤首先行假途滅虢之計,滅亡了南平和楚。之後又滅亡後蜀、南漢、南唐三國。 太祖一心希望統一全國,還設立封樁庫來儲蓄錢財布匹,希望日後能夠從遼朝手中贖買燕雲十六州。開寶九年***976年***八月,太祖再次進行北伐。但十月十九日太祖忽然去世,留下“燭影斧聲”的歷史疑案。他的弟弟趙光義忙於即位,全國統一事業暫告停止。

  趙光義即位,即宋太宗。趙光義穩固統治地位後,繼續國家統一事業,先是割據福建漳、泉兩府的陳洪進及吳越錢氏歸降,其後再滅亡北漢。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五月,趙光義不顧大臣反對,趁滅亡北漢的餘威,從太原出發進行北伐。起初一度收復易州和涿州。趙光義即位之事頗有疑雲,是為“燭影斧聲”事件,民間也一直傳說趙匡胤是被趙光義害死的。為確保政權的合法性,趙光義丟擲其母杜太后遺命之說,即“金匱之盟”。

  趙光義先後逼死太祖之子趙德昭和趙德芳,又貶黜趙廷美到房州,兩年後趙廷美就死於謫所。趙光義長子趙元佐也因為同情趙廷美而被廢,另一子趙元僖暴死,最後襄王趙元侃被立為太子,改名恆。 至道三年***公元997年***,趙光義駕崩,李皇后和宦官王繼恩等企圖立元佐為帝。幸虧宰相呂端處置得當,趙恆才順利即位,廟號真宗。宋朝也開始進入全盛時期,趙光義本人附庸風雅,喜好詩賦,政府也因此特別重視文化事業,宋朝重教之風因此而開。趙光義還喜好書法,善草、隸、行、篆、八分、飛白六種字型,尤其是飛白體。連宋朝的貨幣淳化元寶上的字也是他的親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