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的墓在哪裡
袁枚***1716-1797***,漢族,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清代詩人、散文家、文學評論家,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袁枚死後即葬於隨園。其墓位於小倉山南嶺隨家倉的百步倉上,原為省級檔案保護單位。
墓原有石牌坊,上刻"清故袁隨園先生墓道"九字,並樹"皇清誥授奉政大夫顯考袁簡齋之墓"石碑一塊,碑文為古文家姚鼐所撰。"十年***"中均被全部毀壞。
1974年3月,因建五臺山體育館,經批准,由南京市檔案保管委員會對該墓進行了清理。3月18日開始,歷時3天,共清理墓葬三座。皆為磚室,長2.5米左右,其寬度僅容木棺一具,除葬袁枚本人以外,其餘兩座均為女墓,當屬袁枚妻、妾。隨葬物有金簪3枚,金耳環2副,玉帶片20塊。以及玉管、銅鏡、瓷罐等。
袁枚的人物評價
通天老狐,醉輒露尾。***洪亮吉在《北江詩話》的評價***
袁既以***狡童之性靈為宗,專法香山、誠齋之病,誤以鄙俚淺滑為自然,尖酸佻巧為聰明,諧謔遊戲為風趣,粗惡頹放為豪雄,輕薄卑靡為天真,淫穢浪蕩為豔情,倡魔道妖言,以潰詩教之防。***朱庭珍評述***
著名的清詩研究專家嚴迪昌先生在《清詩史》中提出"袁枚現象"一詞,認為袁枚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專業詩人,在整個清代所有大家、名家詩人中找不出第二個。
關於袁枚的個性,嚴迪昌先生《清詩史》有極精到的概括,總之一言為"不耐"。他不耐學書,字寫得很糟;不耐作詞,嫌必依譜而填;不耐學滿語,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庶吉士散館,以習滿文不合格放任知縣;不耐仕宦,乞養時年僅三十三歲,後再銓選知縣,未及一年復歸。
袁枚欲做專業的詩人,理想近於明詩第一大家高啟,含毫伸牘,"但好覓詩句","與其嗜世之末利,汲汲者爭騖於形勢之途"者絕異。做專業詩人是一種很高的人生理想,蘊含著不同流俗的價值追求。求仁得仁,袁枚成為清詩史上獨具個性的一代大家。***李聖華評價***
袁枚的聰明之處就在於他及時的抉擇,如果在官場上繼續混下去,把知縣當到老,又能怎樣?走仕途,混不到個省部級,都是芝麻官兒。說不定遇個變局,還有牢獄之災。袁枚的長壽,就在於他的自由和隨意,做人不必陽奉陰違,不必違背良心迎上欺下。不必用盡心機搞陰謀,一天到晚心裡緊張。告別了官場上的袁縣令,才有了文壇上的袁才子。這是個人的選擇,是智慧的選擇,也是歷史的選擇。***陳長吟於《西安晚報》***
袁枚稱得上是清代商業炒作第一高手,通過不斷炒作,賺了大筆銀子。袁枚對生意的策劃步步為營,思路極為清晰。首先,他花費許多錢重修隨園,修好了並不將其圈起來供自己一家人欣賞,而是故意拆掉圍牆,讓遊客在園裡隨意遊玩,目的是使人知道江寧城裡有這樣一個山美水秀境幽的地方。園子初具聲名、有了一定數量的遊客,他立馬寫了一本《隨園食單》,極力渲染自傢俬園食物的精妙和家廚烹調的高水準,激發那些熱衷口腹之慾的人的興趣。袁枚對飲食氛圍也極有研究,每有客來,他都要叫人將餐桌擺到一些景緻極美的亭榭,還安排自養的美女為之唱歌跳舞,隨園的飲食生意非常火爆。當隨園炒熱,個人知名度激劇上升,袁枚開始擴大經營範圍,在園子裡售賣《隨園全集》、《隨園食單》等著作,他的書果然供不應求,屬國琉球都有人專程來購買。僅賣書一項,袁枚一年即可收入三四千兩白銀。中年以後,各方人士爭相請袁枚寫應酬文章,袁枚來者不拒,墓誌碑記、壽序諛文,只要給足銀子,絕對服務三包,又大賺了一筆。***遊宇明於《老年生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