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太上老君嗎

  太上老君是傳說中的神仙,在封神演義中,鴻鈞道人共有三個弟子,其中大弟子指的就是太上老君。而在道教文化中,太上老君指的卻是老子。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公元前571年,在楚國的苦縣厲鄉曲仁縣,有一個懷胎八十一年的孩子剛一出生,就能說話,並且長著白色的眉毛和鬍鬚。因為他指著李子樹說是他的姓氏,又因為他耳朵非常大,所以,便給他取名為李耳。因為他毛髮都是白色的,所以又被稱為老子。至於最後他為什麼是太上老君,其實和他的一些成就和傳說有關。老子主張無為而治,反對戰爭,他的思想很受當時社會形勢的接受。他在《道德經》裡面闡述了很多著名的思想。之後,他看到朝堂局勢不好,就打算離開自己的家鄉,去四處遊玩。當時他是騎著青牛出了函谷關,之後就很少有他的記載。

  有一個傳說就是老子出了函谷關就是化仙而去,成了太上老君,現在看到的很多太上老君的形象也是騎著一頭牛,所以很有可能就是老子的化身。甚至後世很多皇帝都特意去老子的故鄉祭拜他,並且給他追加了很多封號,其中就有和太上老君有關的。而在道教自己的文化中,老子就是太上老君。

  至於老子是不是真的太上老君,這個並不可考,只能說他和太上老君有所淵源,或者說太上老君是按老子的形象所塑造的。

  老子化胡為佛是什麼意思

  老子化胡為佛,也就是人們所說的老子化胡。因為老子對道的研究,在道教的地位很是尊貴。

  因為老子對道的極度傳揚,在一個人西出函谷關的路上,向西域人、天竺人傳播道家經典,這個教化的過程被後世稱為老子化胡。在老子尚未化胡的時候,他一直在皇宮中擔任皇家的圖書管理員。老子之所以如此博學,在一定程度上也源於他的好學。由於在朝堂的不得志,還有自己所在國家的日益沒落。老子毅然決然的請辭職務。老子剛開始沒有目的的西行,在一次邊界的時候,有一個官員希望得到他的墨寶,於是老子把他對道的理解寫了下來。這就是後世有名的道德經。老子在留下道德經後便銷聲匿跡了。

  在往西的道路上,老子不斷在旅途中傳揚道家的學說,也在途中不斷探索道的深意。老子終其一生都在為道的弘揚而努力。當然老子留給後世,也不僅僅就是化胡為佛,他為道教的壯大,道教徒的擴充都在做著努力。人們提到老子化胡為佛的經典時,也必然感嘆一代聖賢偉岸的身軀。即使他已不復存在,他的精神還是影響著眾多教徒。

  然而後世的道教徒為了宣揚老子,神話了老子的西行。變成他在西行的過程中成為了佛陀,而且教化了印度人。其實,化胡為佛,不過是道教為了凌駕在佛教上,所編造的神話罷了。+

  老子化三清是什麼意思

  老子化三清,是對道的延伸,道的發展,道的未來。其實道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存在著,並且以它的寬容包容著所有的事物。

  老子以道來闡釋世間萬物的來源,在他看來,道演化著萬物,然而道的變化是不可估量的。就像人的生命那樣,來的很自然,去的時候也很簡單。所謂的道法自然,道的自然發展規律自有它存在的原因。就如同所有的事情的都有兩面性,正反兩面是可以相互轉換的,都不以任何人而改變。既然世間的萬物都能相互轉換,又何必擔心禍福呢?因為禍福是相依的。人世間的萬物都是有和無的共同體,所謂的無相生,就可彌補世間萬物的有無。而所謂的天的道,不過就是天的自我衍生的自然法則。百姓不會輕易地討論死亡,是因為上天給了他生的厚念。道家是有著三清原的,即玉清,上清,太清三位道家上神。有傳說認為這三位神是七化成的,於是才有了後世的一氣化三清。道家遵循自然,認為宇宙的來源是道。所謂的道就是宇宙中的氣,這才解釋了道家的眾位上仙都是由氣化成的。老子的一氣化三清就是由此而來。

  這就是所謂的道的演變,道即自然,道法自然,道的哲學本是道的未來。道生一,一生二的道的追求,就是對道的終極探索。人無知自而無畏,老子化三清本就是他對道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