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交近攻的成語典故是什麼

  遠交近攻這個成語出自戰國策,它有什麼成語典故呢?下面是網小編帶來的遠交近攻的典故,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遠交近攻的解釋

  拼音: yuǎn jiāo jìn gōng

  典故出處: 漢·劉向《戰國策·秦策》。

  解釋意思: 指交際遠國, 而攻伐近鄰之策略。

  遠交近攻的歷史典故

  戰國時代, 秦昭襄王有一次向宰相張祿***原名范雎*** 討教治國方略。

  張祿說:“今日論起秦國的地位來, 哪個國家有這麼多的天然屏障呢? 論起秦國的兵力來, 哪個國家有這麼多的兵車, 這麼強大的士兵呢? 論起秦國的老百姓來, 任何國家的老百姓也沒有這麼遵守紀律, 愛護國家的! 除了秦國, 哪個國家能夠號令諸侯, 統一中國呢? 大王雖說是一心想要統一天下, 可是幾十年來卻沒有大的成就, 這就是因為秦國只知道一會兒跟這個諸侯訂立盟約, 一會兒跟那個諸侯打仗, 根本沒有一個一貫的政策。聽說最近大王又上了武將們的一個大當, 發兵去打齊國。”

  秦王插嘴說:“這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張祿說:“齊國離秦國那麼遠, 中間隔著韓國和魏國。要是出去兵馬少了, 或許會被齊國打敗, 讓各國諸侯取笑; 要是出去的兵馬多了, 國中也許會出亂子。就算一帆風順地把齊國打敗了, 也不過叫韓國跟魏國現成撿利, 大王又不能把齊國搬到秦國來。當初魏國越過趙國把中山打敗了, 沒想到中山後來反給趙國併吞了去, 為什麼呢? 還不是因為中山離趙國近, 離魏國遠嗎? 我替大王著想, 最好是一面跟齊國、楚國交好, 一面去打韓國和魏國。離得遠的國家既然跟我們有了來往, 就不會來管跟他們不相干的事情。把近的國家打下來, 就能擴張秦國的地盤, 打下了一寸土地就是一寸, 一尺就是一尺。把韓國跟魏國兼併了之後, 齊國和楚國還站得住嗎? 這種像蠶吃桑葉似的由近而遠的法子叫‘ 遠交近攻’, 是個頂妥當的方法。”

  秦王當時就接受了他的計策, 照著他的計策去做, 把攻打齊國的兵馬都搬回來了。從此, 秦國就單把韓國和魏國當作進攻的目標了。

  遠交近攻的造句

  1*** 為開啟施封鎖這一傳統產品的銷路,他“遠交近攻”,先從原徐州地區入手登門公關,抓住路局整合施封鎖生產企業的機遇,搶佔了該地區市場份額。

  2*** 第二十二計關門捉賊第二十三計遠交近攻第二十四計假途伐虢。

  3*** 這種“遠交近攻”就中美博弈視角來說,實則是“遠攻近交”。

  4*** 臣以為,遠交近攻的策略,用在此處最合適不過。

  5*** 更遑論脣亡齒寒,齊楚能坐視秦吞三晉?這還要不韋你遠交近攻,拉攏齊國。

  6*** 自前年至前年,秦始皇採取遠交近攻、分化離間的策略,發動秦滅六國之戰。

  7*** 上策遠交近攻,可以跟潮洲幫、洪興聯盟,在香港形成三國時代,一起統治整個香港地下秩序。

  8*** 在遠交近攻與近交遠攻之間,菲律賓屬於地理位置處於中間,而文化待征服之地,屬於開拓新邊疆意義。

  9*** 相比近交遠攻,通過懷柔亞洲而制衡美國,中國遠交近攻,通過與美國達成全球戰略共識而穩定亞洲付出的政治代價更小。

  10*** 美國正是利用了這一點;類似古代秦國離間計謀、近交遠攻、或遠交近攻之策!一旦成功;美國統一世界的時候已為期不遠!!!TOP。

  11*** 大衛疆域,終為北齊,南鄭,西戎,東夏,中唐五國所瓜分,五國秉持遠交近攻的原則,相互掣肘,各有顧忌,形成了諸國並列的局面,天下略定。

  12*** 當年日本人結盟德、意,進攻中國,就很有點遠交近攻的味道。

  13*** 在這件事的處理上,一定要採取遠交近攻的方法才能獲得滿意的結果。

  14*** 有種說法認為外交應該是遠交近攻。

  15*** 此外,印度“遠交近攻”的政策也極為糟糕。

  16*** 李明輝實力大增,養兵屯田,遠交近攻,終於在五年之後,消滅了天下諸侯,登基為帝,改元建業,號稱建業大帝。

  17*** 遠交近攻雖是妙招,但是費迪南德的那個遠鄰卻被星夜玫瑰死死鉗住。

  18*** 三曰遠交近攻,待變法強大後,遠交莫如趙、秦,近攻莫如魏、楚、齊,既得魏、楚、齊,退可與趙、秦三足鼎立,進可一舉而並天下!
 

  遠交近攻典故內容的人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