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和中藥衝突你知道嗎

  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放線菌屬***或高等動植物在生活過程中所產生的具有抗病原體或其它活性的一類次級代謝產物,能干擾其他生活細胞發育功能的化學物質。

  有人吃抗生素的同時,也喝中藥,殊不知有些中藥和抗生素是有衝突的。


抗生素和中藥衝突

  有許多抗生素和中藥都會有衝突,大家在服用時一定要小心,否則物極必反,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常見的幾種情況。

  四環素族抗生素:含有二價或三價陽離子鈣、鎂、鋁的中藥,如白礬、蒙石、鐘乳石、浮石、龍骨、龍齒、瓦楞子、石膏、牡蠣、石決明、赤石脂、代赭石、磁石等,不宜與四環素族抗生素同服,因為四環素抗生素與鈣、鎂、鋁離子結合後難以被人體吸收,從而大大減弱抗菌效果。如必須同用時,可在口服四環素族抗生素前3小時或後2小時服用上述中藥。

  灰黃黴素、制黴菌素、林可黴素、克林黴素:含有鞣質的中藥,如五倍子、扁蓄、老鸛草、大黃、虎杖、四季青、棗樹皮、地榆、訶子、石榴皮等,不宜與上述抗生素同服,因為這些中藥所含的茛菪鹼等成分能抑制胃腸蠕動,使胃排空延緩,影響藥物到達小腸的速度,可減少上述抗生素的吸收。

  利福平:中藥白陶土不宜與利福平同服,因為該藥口服後可延緩胃排空時間,顯著地減慢和降低利福平的吸收,使抗結核桿菌的作用降低。

  磺胺類藥物:含有機酸的中藥,如烏梅、五味子、山楂、山茱萸、女貞子、蒲公英等,不宜與磺胺類藥物同服,以免磺胺藥在尿中結晶,發生尿閉、尿血等副作用。

  氨基糖苷甙類抗生素:川烏、草烏、附子等中藥與氨基糖甙類抗生素合用,可能加強對聽神經的毒性,導致耳鳴、耳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