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共衛生狀況論文範文
加快農村公共衛生事業發展,是提高廣大農民群眾健康的需要,是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的必要手段,也是保障廣大農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基本措施之一。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我國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現狀
中國 擁有70 %的農村人口,這部分人群的衛生 問題 對我國衛生事業的全面 發展 有著重要 影響 。20世紀60~70 年代,具有中國特色的三級預防保健網對農村衛生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改革開放後,農村衛生服務體系的生存環境發生了變化,衛生事業的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各地均就如何建立並完善適合農村 經濟 體制和形勢需要的衛生服務體系進行了積極 研究 和探索。
1. 我國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發展歷程
1. 1 建立期***1949 年~1965 年***
1951 年,第一屆全國衛生會議提出了縣設衛生院,區設衛生所,鄉設衛生委員,村設衛生員的要求。縣 醫院 、衛生防疫站、婦幼保健所等縣級衛生機構隨之逐步建立,公社衛生院、中心衛生院及村衛生室***保健站*** 相繼成立,以集體經濟為依託的農村三級預防保健網初步形成。公社衛生院兼有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和初級衛生保健技術指導及鄉村衛生行政管理的功能,成為三級預防保健網的基礎。
1. 2 發展期***1965 年~1979 年***
1965 年,在***同志“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號召下,全國農村短期速成培訓了一大批半農半醫的農村衛生人員***“赤腳醫生”*** ,成為當時重要的農村初級衛生保健服務隊伍。同時,合作醫療也得到較大發展。保健站、赤腳醫生和合作醫療成為當時農村衛生工作的“三大法寶”。
1. 3 變革期***1979 年~***
1979 年經濟體制改革,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集體經濟為依託的農村三級預防保健網受到很大沖擊。農村公共衛生服務一度極度薄弱甚至空白。20 世紀80 年代以後,針對農村衛生事業發展中的問題,各級政府紛紛研究制定了適應形勢發展的衛生政策,積極進行各種衛生服務形式的探索和實踐。
2 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現狀
2. 1 農村衛生服務模式
各地探索並嘗試了多種形式的農村衛生服務模式,主要有下列幾種。
***1*** 醫防合一:醫療、預防及保健均由鄉鎮衛生院承擔,同時承擔同級政府部門委託的部分行政管理職能,經濟獨立核算。這種模式經費由政府全額或差額撥款,統籌利用鄉鎮衛生資源,減少了成本,大部分地區 目前 仍在沿用。但由於撥款不足,出於生存和發展的需要,鄉鎮衛生院往往重醫輕防,重經濟效益輕 社會 效益,已不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
***2*** 醫防分設:將預防保健工作從衛生院分離出來,單獨成立防保所或衛生服務中心***站*** ,承擔衛生保健、委託的衛生監督等任務。如江蘇省的南通、揚州、宿遷等部分地區及崑山市即採用這種模式[1 ] 由於有專門的機構、經費和人員,職能定位明確,經費專款專用,預防保健服務得到了保證。但獨立的防保機構在組織協調社會各部門合作方面處於弱勢,一些公共衛生中的社會性工作難以有效落實。
***3*** 依院設所,相對獨立:這是對醫防合一模式的改革,即“一套班子、兩塊牌子”。防保所在行政上和經濟上接受衛生院管理,財政上實行定額補助,獨立核算。承擔轄區的預防保健和公共衛生服務工作。這種模式強化了防保工作,“以醫養防”轉化為“以醫補防”,有利於促進醫療與防保協調發展。但醫、防在一個院內,人員分工與利益分配的矛盾難以避免,防保工作的開展很大程度上取決與分管領導的重視程度。
***4*** 縣鄉垂直管理:由縣衛生局或縣級預防保健機構選定人員派駐鄉衛生院,或在鄉鎮設立派出機構,長年從事鄉、村防保工作,工作經費、工資報酬由衛生局撥付,形成上下垂直管理的衛生服務系統。據張子平調查,重慶市榮昌縣、上海市崇明縣、寧夏平羅縣等採用這種模式[2 ] ,加強了上下聯絡,提高了預防保健工作效率。但由於條塊分隔,在業務管理和部門間的統籌協調方面有難度。
***5*** 政府購買:這是由符合條件的公辦或私營醫療機構提供預防保健服務,政府依據其衛生服務的考核情況實行購買服務。這種模式引入了市場競爭機制,有助於在農村有限的衛生資源下,促進農村衛生服務的高質量和廣覆蓋。目前,全國僅浙江省和江蘇省通過此模式全面開展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3 ] 。
2. 2 農村衛生服務存在的問題
***1*** 投入不足:近幾年政府對衛生投入的總量較以前有了較大的增長,但相對於整體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農村人群衛生保健需求的增加,仍顯嚴重不足,公共衛生投入甚至有下降趨勢。據有關統計,1998年政府對衛生事業投入587. 2 億元,用於農村的92. 5億元,僅佔15. 9 %;而衛生事業費中公共衛生的投入比例由1990 年的19 %下降到1995 年的12 %[4 ] 。[論 文 網 LunWenNet.Com]
***2*** 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鬆散:經濟體制改革後,農村衛生管理體制發生很大變革。市場經濟的介入使三級保健 網路 間的協作關係變得鬆散和轉為無序競爭,出現網底破裂***村衛生室解體*** 、網中不穩***鄉鎮衛生院改制*** 、龍頭***縣級醫療衛生機構*** 作用削弱的狀況,防保工作難以落實。
***3*** 衛生資源配置和利用不平衡:市場經濟環境下,經濟發達地區,鄉鎮衛生院重複設定,裝置閒置等浪費現象突出;而經濟落後地區,鄉鎮衛生院發展相對滯後,人才匱乏,基礎設施和醫療裝置落後,不能滿足農村人群的衛生服務需求。據衛生部有關資料,全國80 %的醫療資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30 %又集中在大醫院。而每年到大醫院就診的人群有80 %左右是在基層醫院即可解決的常見病、多發病。
***4*** 衛生服務重醫輕防:由於政府投入不足,補償機制不健全,鄉鎮衛生院不得不“以藥補醫”,“以醫補防”,縣級防保機構主要精力也用於開展有償服務,醫、防功能混亂。加上 農村 衛生服務缺乏有效的監督考核機制,疾病控制工作嚴重滑坡。
***5*** 農民缺乏基本醫療保障:隨著農村集體 經濟 的削弱,以集體公益金為基礎的合作醫療受到衝擊,農民醫療保健制度基本陷於癱瘓甚至瓦解。據第三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2003 年,尚有79 %的農村居民沒有任何醫療保障,38. 6 %的農村居民因經濟困難生病而未就診,應住院而未住院的農村居民佔75. 4 %[5] 。
3 建設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的思考和建議
3. 1 明確政府的公共衛生服務職責
實踐證明,將衛生服務工作全面推向市場並不明智。各級政府應明確職責,加強領導,增加衛生經費投入,尤其要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以促進公平、提高效率為原則,嚴格按相關標準強化農村衛生基礎建設和人力資源配置,健全農村衛生服務 網路 。
3. 2 實行多元化衛生服務,健全考核評估制度
依照“農村衛生機構要以公有制為主導,鼓勵多種經濟成份衛生機構的 發展 ”的精神,有效利用農村有限的衛生資源,嘗試將多種經濟體制的衛生機構列為公共衛生服務提供者,實行政府購買,探索多元化的衛生服務形式。同時應健全衛生服務評估機制,統一規範,制定標準,嚴格落實考核評估制度,推動公共衛生服務的良性競爭。
3. 3 完善法制,建立資質認證和准入制度
針對我國衛生事業發展形勢,應儘快完善相關 法律 體系,推行衛生服務的法制化管理。對農村衛生機構應建立和完善衛生服務機構資質認證制度,如建立專業人員、技術運用、大型裝置、基礎設施等衛生服務要素的准入標準,從制度上規範衛生服務機構的籌建、裝置設定、質量控制和技術標準等,促進衛生績效的提高。
3. 4 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村醫療保障,健全農民醫療保障體系
結合各地的實際情況,積極探索新的農村醫療保障方式,如開展商業醫療保險、城鄉統籌公費醫療、 企業 職工的基本醫療保險等,以充實農村醫療保障體系。對試點工作中暴露出的 問題 應及時調整並加以改進,通過多種途徑解決農民的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
[ 參考 文獻 ]
[ 1 ] 謝雲龍,金健巨集,張殿,等. 完善農村衛生服務體系,提高農民健康保障水平[J ] . 中國 農村衛生事業管理, 2006 , 26***8*** :627.
[ 2 ] 張子平,茆青松. 現行鄉鎮防保體制改革模式的探討[J ] . 衛生經濟 研究 ,2002 ,19 ***12*** :21222.
[ 3 ] 夏碧玉,汪建林. 浙江省淳安縣農村公共衛生服務試點工作的實踐與體會[J ] . 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06 , 26 ***7*** :16.
[ 4 ] 賈莉英. 我國政府對公共衛生投入的狀況 分析 [J ] . 衛生經濟研究,2003 , 20 ***12*** :18219.
[ 5 ] 張元紅. 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的供給與籌資[J ] . 中國農村觀察,2004 , 10 ***5*** :50259.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