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神節起源於哪裡
財神何許人也?根據《封神榜》所載,財神姓趙名公明。他原在峨眉山羅浮洞修道,因助紂攻打武王,死後被封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之神,並統領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利市仙官四個部下。他們的職責都與財有關。道教供奉的財神,也是趙公明。根據道教傳說,趙公明本為終南山人,自秦時就隱居深山,精修至道,功成之後,玉皇大帝封他為正一玄壇元帥,簡稱趙玄壇。舊時財神廟和各家各戶所供的財神,其尊容頗凶,烏面濃須,怒睜圓眼,頭戴鐵冠,一手執鋼鞭,一手捧元寶,身下還跨有黑虎,故又有黑虎玄壇之稱。傳說這位趙公元帥職掌除瘟翦虐,驅病禳災。凡有冤抑難伸,他會主持公道;人們買賣求財,他可以使之獲利。他原先的職分並不是專職的財神,但能使人獲利,別無他人可以代替,民間便把他看作財神了。過去,財神還有文武之分,崇文尚武的不同人家各有所司。崇文的人家供奉文財神,尚武的人家供奉武財神。文武之道雖不同,卻都各有財可發。
第一個傳說是“財神節”源於大澤山。大澤山古有栽種葡萄的習慣,當時最著名的品種叫“龍眼”。公元646年,唐太宗李世民途徑大澤山,聽說有“龍眼葡萄”,認為名字中的“龍”字與他“真龍天子”的“龍”字犯了忌,下令將葡萄改名,並賜名“獅子眼”,而且後來這“獅子眼”年年豐收。這天正好是農曆的七月二十二,後來當地人便於每年的農曆七月二十二舉行紀念活動,並逐漸形成為民間節慶,演變成為“財神節”,亦稱為“財神生日”、“財神會”。
第二個傳說是源於古即墨城。傳說清朝光緒年間,即墨古城舊址***傳說就是傳說,清朝時即墨古城已不復存在***有一週姓商家,經營一家名叫“春興永”的布綢店。農曆七月二十一日夜裡,他一連做了三個同樣的夢,夢見一披頭散髮的老者來到他的店裡,徑自坐在一把椅子上,對周掌櫃唸叨說,明天是他的生日,但多年沒有人給他過了。誰要是給他過生日,就保他生意亨通,財源茂盛。周掌櫃是生意人,雖然有些將信將疑,但是為討吉利,便於第二天,也就是農曆的七月二十二放鞭炮、擺宴席,為夢中老者過生日,引得很多人去看熱鬧,並且湧到店裡買布匹、扯綢緞,使這一天廣進財源,而且,此後“春興永”的生意越做越好。從此,周掌櫃便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二給夢中的老者過生日,周圍的買賣人知道實情後,也紛紛效仿周掌櫃的做法,每年給那位老者過生意,稱為“財神生日”。
即墨故城位於離平度市城區約30公里的大朱毛村一帶,因古墨水河得名。即墨,戰國時屬齊邑,秦時置縣,西漢時為膠東國之都城。北齊天保七年***公元556年***裁撤即墨縣,該城逐漸傾圮。公元596年,重新設立了即墨縣,今天的即墨城,名字儘管相同,但已和古代的名城即墨沒有什麼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