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本的電腦病毒及相關防護
膝上型電腦病毒的觸發機制就是用來控制感染和破壞動作的頻率的。病毒具有預定的觸發條件,這些條件可能是時間、日期、檔案型別或某些特定資料等。病毒執行時,觸發機制檢查預定條件是否滿足,如果滿足,啟動感染或破壞動作,使病毒進行感染或攻擊;如果不滿足,使病毒繼續潛伏。以下是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膝上型電腦病毒的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病毒攻擊是最常見的安全問題。一旦遭到病毒侵害,有可能對使用者的筆記本硬體和資料造成難以預見的損失。電腦病毒已成為資訊時代網路傳播的最大公害。
目前防範病毒危害的主要手段有軟體和硬體兩個方面。
防毒軟體大家比較熟悉,國外的有諾頓,國內的有瑞星,佔據了國內筆記本防毒軟體的大部分份額。不斷升級的防毒軟體已成為防範病毒侵害的重要手段。
硬體防毒尤其是CPU防毒功能是近年來處理器廠商提出的概念。在2005年1月,英特爾推出SONOMA平臺,採用新一代的CPU,具備XD功能,與微軟的Windows XP SP2配合,可以在硬體上實現防止記憶體溢位病毒的功能。
此後,國內外筆記本廠商相繼推出了基於SONOMA平臺的筆記本,得益於CPU的防毒功能,SONOMA筆記本和以往的筆記本相比,在防毒功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SONOMA平臺突出的安全效能,被幾大國際廠商應用在高階商務筆記本上面,比如IBM、惠普、戴爾推出的最新SONOMA筆記本,將安全性提到一個空前的高度。國內SONOMA筆記本中,針對普通使用者的方正頤和E220在安全效能上也是發揮得相當出色,有了軟硬體雙重防毒保護,使用者的電腦病毒安全隱患將大大降低。
相關病毒:
伴隨型病毒,這一類病毒並不改變檔案本身,它們根據演算法產生EXE檔案的伴隨體,具有同樣的名字和不同的副檔名***COM***,例如:XCOPY.EXE的伴隨體是XCOPY-COM。病毒把自身寫入COM檔案並不改變EXE檔案,當DOS載入檔案時,伴隨體優先被執行到,再由伴隨體載入執行原來的EXE檔案。
“蠕蟲”型病毒,通過計算機網路傳播,不改變檔案和資料資訊,利用網路從一臺機器的記憶體傳播到其它機器的記憶體,計算網路地址,將自身的病毒通過網路傳送。有時它們在系統存在,一般除了記憶體不佔用其它資源。
寄生型病毒除了伴隨和“蠕蟲”型,其它病毒均可稱為寄生型病毒,它們依附在系統的引導扇區或檔案中,通過系統的功能進行傳播,按其演算法不同可分為:練習型病毒,病毒自身包含錯誤,不能進行很好的傳播,例如一些病毒在除錯階段。
詭祕型病毒它們一般不直接修改DOS中斷和扇區資料,而是通過裝置技術和檔案緩衝區等DOS內部修改,不易看到資源,使用比較高階的技術。利用DOS空閒的資料區進行工作。
變型病毒***又稱幽靈病毒***這一類病毒使用一個複雜的演算法,使自己每傳播一份都具有不同的內容和長度。它們一般的作法是一段混有無關指令的解碼演算法和被變化過的病毒體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