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複習計劃***3***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複習計劃篇三

  複習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必要環節。學生通過複習,將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歸納、總結,從而達到加深理解,系統吸收、靈活運用的目的。複習的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複習方法是否恰當、科學,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否得以充分調動。

  語文學科的複習,容易流於兩個極端:一是天天模擬考,逐人逐課、逐項過關,教師忙於講、改、評,學生忙於做、聽、抄、背,成天圍著老師轉,師生均有身心俱累,不堪重負之感;一是認為複習就是將過去學過的知識溫習一遍,把所有做的作業重新抄一遍,學生非抄即背,非寫即讀,這讓學生機械枯燥,味同嚼蠟。上述兩種方法,由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於被動地位,雖然終日忙忙碌碌,但學習效率、效果難如人意。有鑑於此,在期中和期末的複習裡,我注意做好下面兩方面:

  一、巧用複習方法

  在複習中,除了對知識的歸類複習外,我還嘗試了一種新的複習方法,效果也不錯。這種方法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教師劃定複習範圍或確定複習專案,學生依據課文、課堂筆記、平時作業及相關學習資料,確定複習重點,列出複習提綱,自行復習,然後根據自己的複習所獲,嘗試擬出模擬試題,做好擺陣和攻陣的準備。此階段,學習支配權應屬於學生,教師只是相機做一些提示:想一想,還有那些內容該掌握。你還有哪些地方沒複習好。你估計誰可能會疏忽什麼內容,會搞不透什麼問題,你能出個題目考考他嗎?***語文網中網摘錄,版權屬原作者***

  第二階段:學生之間開展攻陣活動。第一個陣主,由學生自薦上場,根據自己所擬的測試題進行擺陣,或由全班同學競答,或指人作答,優勝者為下一輪陣主,繼續擺陣。此階段,教師是導演,是參謀,是顧問,除維持好課堂秩序,調節好課堂氣氛,還要作出客觀的評價:對學生不正確的問法、測法要給以糾正;對沒有掌握好的問題,要引導討論,明辨是非;對提問巧妙、見解獨到、回答正確、表現突出的學生要給以熱情表揚。第三階段,師生共同總結、歸納本次複習要點,交流、推廣先進的學法,幫助確立正確的複習導向。教師針對學生暴露出的薄弱環節,有的放矢地進行強化訓練。

  這種複習方法因為是師生共同活動,打破了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又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遵循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在複習的過程中,學生既是演員,又是觀眾,同時還是老師,是評議員,學生間人人平等,個個參與,人人都是主角,人人又都是配角。此外,整個複習的過程中,教師始終以鼓勵為主,鼓勵學生樹立信心,鼓勵學生積極攻陣,鼓勵學生大膽發言,鼓勵學生自主探究解決疑難問題。所以這種方法也遵循了民主、平等和鼓勵為主的教學原則。在複習中,學習的主動權完全由學生掌握,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積極,不僅讓學生掌握了知識,而且培養了能力。學生通過看、讀、背、思、問、聽、議、答、辯、寫,調動多種感官,手腦並用,既鞏固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網中網友情提示:發表論文請選擇正規刊物***

  二、上好語文複習課

  每到期末,枯燥無味的複習課往往令老師頭痛,令學生厭煩。究其原因,一是複習內容簡單重複,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二是複習形式單調乏味,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少教師認為上覆習課的目的只是為了鞏固知識,強化記憶,因此忽視了對複習課的深入研究,導致複習效率低下,複習效果差。其實,就小學語文複習課來講,只要潛心設計,同樣可以很好地體現大綱精神,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要上好小學語文複習課,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

  1、複習內容的整體性

  複習是把平時在每篇課文中學到的零碎知識系統化,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所學內容。因此,要把複習課與新授課區別開來,切忌逐課逐段地把字詞句像回放電影鏡頭似的重複一遍。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指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整冊教材。在期末總複習之前先把全冊教材中的基礎知識按照拼音、字、詞、句等不同的內容進行分類,把課文中出現的練習題型別分別列出來***可提示學生參照課本中的積累運用和課後練習題,同時註明各題型出現在課本的哪一頁***;再把閱讀思考題的型別、網中網友情提示:發表論文請選擇正規刊物訓練的不同內容等也分門別類地列出來。這樣,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了全冊內容,複習就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其次,教師要採取恰當的複習形式,有些內容可以整冊教材為整體複習,如生字、多音字、誦讀課文等部分基礎知識及網中網友情提示:發表論文請選擇正規刊物訓練等;有些內容也可以單元教師為整體複習,如閱讀能力的訓練等。但不管採取哪種形式,都要著眼於各類知識的整體性,使之系統化、綜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