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典歷史成語故事

  成語作為高資訊量的語言組成部分,是語言的共同現象之一,不存在沒有成語的語言。那麼有關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屢見不鮮

  陸賈是楚漢相爭時期劉邦手下的一名說客,因為學富五車所以常常被派到各個諸侯國去,在他才高八斗的學識基礎之下,經常口若懸河勝辯而回。劉邦對他一直以來都很賞識,對他也是封官加爵不斷的升遷。劉邦死了以後陸賈辭去官職回到雍州過起了隱居的生活。

  陸賈育有五個兒子,在他們長大成人以後陸賈便把他的積蓄平均分配給他的兒子們,叫他們以此為基礎自力更生開創自已的天地。

  陸賈對他的兒子們提出了一個條件,他對兒子們說:“我將在這一年的時間裡帶著數十名身著霓裳羽衣的歌舞侍者們外出遊玩,這其間無論經過你們哪一個家庭,你們都要用好酒好菜盛情款待我們,千萬不要以為我會經常來就不需要用禽獸來如待我們。”

  他還跟兒子們說如果他在誰的家裡度過百年,他的侍從跟隨身的物品就歸誰擁有。果然在這之後他帶著貴重的寶劍跟侍從們四處遊山玩水,輪流在各個孩子家裡吃住,數十天便換一家,他的兒子們都十分聽從父親的訓話,哪家也不敢對陸賈有一絲一毫的怠慢。

  “屢見不鮮”和“司空見慣”都有見多了,不以為奇的意思。但“屢見不鮮”含有的“不足為奇”客觀性強,語義重;“司空見慣”還可以表示“某人認為某物或現象常常見到;主觀性強。”在”屢見不鮮“中,被大多數人誤讀的“鮮”字在xiǎn的義項中只有“少”的意思,”多次看見所以不少了“這樣的意思自然說不過去,所以應該念第一聲,請多加註意。

  篇二:蠶食鯨吞

  清朝乾隆年間,直隸河間出了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內閣僚臣、進士出身的大學士紀曉嵐。他官至禮部尚書,是乾隆皇帝欽定的《四庫全書》總纂官,為中華文化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

  這個紀曉嵐鬼精,傳說他打小就“讀書目數行下,夜坐暗室,目閃閃如電光”,真可說是天賦異稟,靈穎卓然,記憶力超強。他遍讀天下書,竟能過目不忘,那個腦袋瓜兒,好像幾千年的玩意兒怎麼裝都裝不滿它,裡頭老是咣噹咣噹的,似乎空當兒還大著呢!

  尤其叫人佩服的是紀曉嵐的辯才,時人誇他是鐵嘴銅牙,曾辯倒天下名流學士無數。就連真龍天子乾隆皇上跟他掰扯,也佔不到什麼便宜,常弄得灰頭土腦的,不得不容讓他三分。其實真格兒講,乾隆皇上也是個滿腹珠璣、口若懸河、出口成章的能耐梗。照說他一個至尊天子,能不想著駁倒每見自己必得磕頭下拜的臣下紀曉嵐,看他出回子醜嗎?只是每每交鋒總佔不到啥便宜,弄個燒雞大窩脖,您說氣人不?

  這一天,君臣一眾進了西郊富麗堂皇的寶剎萬壽寺,香菸繚繞中,乾隆在笑口常開的大肚彌勒佛塑像前站住,靈機一動,盯住紀曉嵐突然問道:“紀愛卿,你說,這佛為何見朕發笑?”紀曉嵐也不含糊,脫口而出:“回皇上,此乃佛見佛笑。”乾隆一愣,隨即又問:“為何見你也笑呢?”紀曉嵐眼睛一眨,躬身欲拜;乾隆揮手止住,一臉得意;紀曉嵐風趣地笑道:“皇上是當今的活佛,臣哪能比呀!這是佛笑臣不能成佛,自然要伴隨聖上左右。”乾隆沒脾氣,不僅服了,還被摩挲得挺舒坦,這一舒坦,又搭上了一件黃馬褂。

  這個故事以後,你是不是也為紀曉嵐的聰明才智折服了呢?紀曉嵐的才能固然和天賦有關,但大部分還是取決於他的勤勉。試想如果他空有智慧卻只顧貪玩不顧學業,那麼必然會和方仲永一樣無法成才,浪費了寶貴的天賦。我們要學習紀曉嵐的勤勉哦!

  篇三:偷樑換柱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南巡,到達平原津***今山東平原縣附近***,突然一病不起。此時,秦始皇也知道自己的大限將至。於是,連忙召丞相李斯,要李斯傳達祕詔,立扶蘇為太子。

  當時掌管玉璽和起草詔書的是宦官頭兒趙高。趙高早有野心,看準了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故意扣壓祕詔,等待時機。 幾天後,秦始皇在沙丘平召***今河北廣宗縣境***駕崩。李斯怕太子回來之前,政局動盪,所以祕不發喪。

  趙高特此去找李斯,告訴他,皇上賜給扶蘇的信,還扣在我這裡。現在,立誰為太子,我和你就可以決定。狡猾的趙高又對李斯講明利害,說,如果扶蘇做了皇帝,一定會重用蒙恬,到那個時候,宰相的位置你能坐得穩嗎?

  一席話,說得李斯果然心動,二人合謀,製造假詔書,賜死扶蘇,殺了蒙恬。

  趙高未用一兵一卒,只用偷樑換柱的手段,就把昏庸無能的胡亥扶為秦二世,為自己今後的專權打下基礎,也為秦朝的滅亡埋下了禍根。

  偷樑換柱,指用偷換的辦法,暗中改換事物的本質和內容,以達矇混欺騙的目的。“偷天換日”、“偷龍換鳳”、“調包計”,都是同樣的意思。在軍事上,聯合對敵作戰時,反覆變動友軍陣線,藉以調換其兵力,等待友軍有機可乘、一敗塗地之時,將其全部控制。

  此計歸於第五套“並戰計”中,本意是乘友軍作 戰不利,藉機兼併他的主力為己方所用。此計中包含爾虞我詐、乘機控制別人的權術,所以也往往用於政治謀略和外交謀略。秦始皇稱帝,自以為江山一統,是子孫萬代的家業了。但是,他自以為身體還不錯,一直沒有去立太子,指定接班人,宮庭內,存在兩個實力強大的政治集團。一個是長子扶蘇、蒙恬集團,—個是幼子胡亥、趙高集團。扶蘇恭順好仁,為人正派,在全國有很高的聲譽。秦始皇本意欲立扶蘇為太子,為了鍛鍊他,派他到著名將領蒙恬駐守的北線為監軍。幼子胡亥,早被嬌寵壞了,在宦官趙高教唆下,只知吃喝玩樂。
 


  看過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