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服飾的尋根之旅
2004年“蒙古服飾藝術”被文化部批准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國家40個試點專案之一。
2006年,自治區組織了田野調查組重點在區內調查,先後走訪57個旗縣,採錄各種蒙古族服飾、配飾4000多件,拍攝照片8000多張,基本摸清了內蒙古境內蒙古族服飾藝術現狀。
2007年,田野調查組又重點到區外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青海、甘肅等省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蒙古族聚居區進行田野調查。同時,評選命名了首批19個蒙古族服飾藝術傳承人、2名蒙古族服飾藝術收藏家、4名蒙古族服飾藝術民間表演團(隊)。
“蒙古民族服飾,是我國北方遊牧民族服飾中最具代表性的服飾之一,它是蒙古族民族形象的標誌,也是蒙古族傳統文化的縮影,是蒙古民族傳統文化不可分割地組成部分。”參加田野調查的盛麗總結說。
傳統遭遇流失
6月30日,呼和浩特市呼倫北路的一家民族服飾製作店裡,櫃架上放滿了製作蒙古服裝用的鮮豔的緞料和綢子,幾套製做好的成衣在衣架上掛著,店裡的裁縫塔娜手裡沒活兒,正在縫補幾件牛仔褲。她告訴記者,店裡的冷清是不定期的,有時定製衣服的多了就會忙起來。
“人們定製蒙古族服飾大多用於開會或結婚等重大場合穿,款式大多是在傳統服裝的基礎上再加現代元素,偶爾也有人要求傳統樣式的,但這樣的比較少。”
在記者對呼和浩特民族服裝製作店的調查中,大多服裝店處於這樣的情況。公園西路兩家大的經營蒙古族民族服飾的店裡,掛著的大多都是舞臺裝,服裝樣式和顏色大多較為誇張和鮮豔。草原金榮店的店員孫女士告訴記者,他們這個店還有一個專門製作民族服裝的廠子,一般都是表演團體來定製演出服,生活裝很少。
參加了二年的西部蒙古服裝田野調查的盛麗對這一現象深有感觸,“很多蒙古族服飾有資料或老照片,但在生活中已經找不到了。我們下鄉發現,老鄉們穿蒙古袍的很少了,只有在像那達慕那樣重大的場合才穿。這也許和自然環境,天氣變暖及各地文化有關,也有和當地政府重視程度有關。”
傳統文化的縮影
盛麗說,每套蒙古服飾穿在身上都顯示了它特有的文化,是蒙古族傳統文化的縮影。
蒙古族服飾因其部落不同,又呈現出不同的服飾裝束,即使同一部落,也往往因為居住地域和自然環境的差異各有千秋。田野調查的一項任務就是要將趨於同一化的蒙古族服飾都細化出來,每個部落的服裝都有其特殊的文化在其中。據瞭解,目前這些落部大致可分為:鄂爾多斯、烏珠穆沁、烏拉特、科爾沁、和碩特、布利亞特、土爾扈特、杜爾伯特、喀喇沁、喀爾喀、巴爾虎、蘇尼特、察哈爾、土默特、阿布嘎、巴林等。
對蒙古族服飾進行了3年多研究的盛麗在採訪中說,她認為蒙古族服飾在最近100年的發展史中應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保持古老一點的,清代蒙古族服飾最為原始,因為那時清政府實行盟旗制,限制部落之間的自由往來,客觀上促進了部族之間服飾文化的快速形成,同時這一時期受到了滿文化的影響,創造出具有滿式風格的清代品官冠服;第二階段,民國期間到50年代,面料沒太多變化,款式變化基本固守傳統;第三階段,上世紀80年代以後,蒙古族服飾和以前相差甚遠,款式誇張,面料上也有很大的改變,商店裡賣的只是男蒙古袍、女蒙古袍之分,地域差別漸漸沒了。
傳統的迴歸
三年下來,盛麗和她的隊友們面對自己的收穫和老鄉們對蒙古服裝重視的態度感到很高興與欣慰,“老鄉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日啟動以來最大的收穫,現在他們會主動告訴你和提供一些資料,而且他們的服裝從以前更加華麗,開始迴歸傳統。”
盛麗說,還有一些蒙古族老人可以手工縫製傳統服裝。在烏審旗,有許多60多歲的老人制作獨特的傳統蒙古服裝出去演出,還有一位70多歲的老人專門縫製蒙古靴,底和綁子是用手一針一針納出來的,手工活相當了得。原來,這門手藝從老人的奶奶那一輩就流傳下來,現在她還儲存著當時的鞋樣。烏審旗還有一家六代人做蒙古族服飾,最老的93歲,女兒、兒媳、孫女都會做服飾。“現在像這樣專門製作蒙古服裝的家族在民間中還有很多。”
當作大工程來保護
“如果沒有深入地瞭解蒙古族服飾,它看上去就只是一件衣服,當這三年對蒙古服飾進行過深入的瞭解與研究後,你會發現,蒙古族服飾文化內涵深厚,吸納大自然,同時也反映大自然,它每一個角度和方面都凝聚了蒙古族人民的智慧。”自治區文化廳副廳長明銳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蒙古族服飾的保護與研究是一個大工程,要分幾步走,我們目前的計劃是,今年的草原文化藝術節將展出21個部落的54套蒙古服裝,來進一步宣傳和推廣蒙古服飾文化遺產,同時引導社會的潮流;年底還將以大型畫冊、光碟推出這三年來的田野調查成果;明年,將繼續在這成果之上展開深入的研究,把這件事做到底,對民族文化的傳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副廳長明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