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名思義意思

注音 ㄍㄨˋ ㄇㄧㄥˊ ㄙㄧ ㄧˋ

拼音 gù míng sī yì

釋義 顧:看;名:指人或事物的稱呼;義:意義;含義。看到名稱就可聯想到它的含義。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王昶傳》:“故以玄默沖虛為名,欲使汝曹顧名思義,不敢違越也。”

簡體字 顾名思义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辨形 義,不能寫作“意”。

相似詞 望文生義

成語故事 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的老師王昶為人正直,注重名節,他給兒子、侄子起名時注意用謙實的字,為的是讓他們顧名思義,不要做違背名字的事情,如兒子王渾字玄衝,王深字道衝,侄子王默字處靜,王沈字處道等

英語翻譯 Its name may be derived its meaning.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ㄍㄨˋ ㄇㄧㄥˊ ㄙ ㄧˋ

拼音 gù míng sī yì

成語解釋 本指為人子女者,見其名而思其命名之義。語出《三國志.卷二七.魏書.徐胡二王傳.王昶》。後用「顧名思義」比喻看到名稱,就聯想到它的含義。

【語義說明】比喻看到名稱,就聯想到它的含義。
【使用類別】
用在「循名知義」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顧名思義,「觀音山」就是一座形狀像觀音的山。
<02>「財神」,顧名思義就可了解那是掌管財富之神。
<03>有些詞的名和義差異很大,需要藉字、詞典來幫忙,單靠顧名思義是會鬧笑話的。
<04>《六法全書》有所謂「銀行法」,顧名思義便可知道那是和銀行運作方面有關的法律。
<05>像「沙發」、「吐司」一類的音譯名稱,我們如果顧名思義的話,是永遠不得其解的。

成語典故 《三國志.卷二七.魏書.徐胡二王傳.王昶》王昶字文舒,太原晉陽人也。少與同郡王淩俱知名。淩年長,昶兄事之。……其為兄子及子作名字,皆依謙實,以見其意,故兄子默字處靜,沈字處道,其子渾字玄沖,深字道沖。遂書戒之曰:「……欲使汝曹1>立身行己2>,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故以玄默3>沖虛4>為名,欲使汝曹顧名思義,不敢違越5>也。古者盤杅有銘,几杖有誡,俯仰察焉,用無過行;況在己名,可不戒之哉!……」〔注解〕(1)汝曹:你們。(2)立身行己:指處世為人。(3)玄默:深沉靜默。(4)沖虛:淡泊謙虛。(5)違越:違背逾越。

典故說明 「顧名思義」的「名」原是指人的名字,整個詞語的意思是:看到自己的名字,就能想到這個名的含義。這個成語較早見於《三國志.卷二七.魏書.徐胡二王傳.王昶》。根據記載,三國魏時的王昶為人謹慎惇厚,他替侄子取名字時,一取名為默,字處靜;一取名沈,字處道。替自己的兒子取名字時,則一取名渾,字玄沖;一取名深,字道沖。同時還寫了一篇文章訓誡他們說:「我希望你們未來處世為人,皆能遵循儒家的義理,實踐道家思想的智慧,所以才以玄、默、沖、虛四字為名。你們以後看到自己的名字,就要能想到其中的含義,並且無所違背。」王昶所說的「欲使汝曹顧名思義」,其中之「義」就是「玄、默、沖、虛」四字的含義,也就是希望這些後輩處世為人能深沉靜默、淡泊謙虛。後來「顧名思義」使用的範圍擴大,被廣泛地用來比喻看到名稱,就聯想到它的含義。有時會略帶貶義,指單就名稱穿鑿附會,不求甚解。

近義成語

反義成語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