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廣議意思

注音 ㄐㄧˊ ㄙㄧ ㄍㄨㄤˇ ㄧˋ

拼音 jí sī guǎng yì

釋義 謂集中眾人智慧,廣泛進行議論。

成語出處 清·昭槤《嘯亭雜錄·錢南園》:“佞者既明目共視,難以挾私,賢者亦集思廣議,以濟其事。”

簡體字 集思广议

常用程度 一般

感情色彩 中性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ㄐㄧˊ ㄙ ㄍㄨㄤˇ ㄧˋ

拼音 jí sī guǎng yì

成語解釋 義參「集思廣益」。見「集思廣益」條。

成語典故 此處所列為「集思廣益」之典源,提供參考。《三國志.卷三九.蜀書.董劉馬陳董呂傳.董和》先主定蜀,徵和為掌軍中郎將,與軍師將軍諸葛亮並署左將軍大司馬府事,獻可替否,共為歡交。自和居官食祿,外牧殊域,內幹機衡,二十餘年,死之日家無儋石之財。亮後為丞相,教與群下曰:「夫參署1>者,集眾思廣忠益也。若遠小嫌,難相違覆,曠闕損矣。違覆而得中,猶棄弊蹻而獲珠玉。然人心苦不能盡,惟徐元直處茲不惑,又董幼宰參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來相啟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於國,則亮可少過矣。」又曰:「昔初交州平,屢聞得失,後交元直,勤見啟誨,前參事於幼宰,每言則盡,後從事於偉度,數有諫止;雖姿性鄙暗,不能悉納,然與此四子終始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於直言也。」其追思和如此。〔注解〕(1)參署:參與政事。署,音ㄕㄨˇ,政府機關。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集思廣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諸葛亮是三國時蜀國的軍師,他在教導屬下為官之道時說:「參與政事時,要結合眾人的智慧,廣泛吸收有益的意見。如果怕得罪別人而不敢提出不同的意見,工作就會有所損失。能夠反覆討論而得出合適的結論,這過程就像丟掉不好的東西而尋得寶物一樣。雖然人常常不能暢所欲言,但像徐元直就不會如此,而董和也是這樣,參與政事七年,只要有不完美的地方,必定親自給予意見,來回十次都不厭煩。如果你們能有徐元直的十分之一,又有董和的勤勞,對國家盡心盡力,那我犯錯的機會也會少了許多。」後來,「集思廣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集結眾人的智慧,廣泛吸收有益的意見。

近義成語

反義成語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