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竽充數意思

注音 ㄌㄢˋ ㄧㄩˊ ㄔㄨㄙ ㄕㄨˋ

拼音 làn yú chōng shù

釋義 濫:與真實不符;竽:一種簧管樂器。不會吹竽的人冒充吹竽行家;混在樂隊中湊數。比喻沒有本事的人冒充有本事;或以次貨冒充好貨。有時也表自謙。

成語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內儲說上》:“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簡體字 滥竽充数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貶義

成語辨形 濫,不能寫作“爛 ”;竽,不能寫作“芋”或“竿”。

相似詞 名不副實掩人耳目魚目混珠

相反詞 貨真價實名副其實

成語故事   古時候,齊國的國君齊宣王愛好音樂,尤其喜歡聽吹竽,手下有300個善於吹竽的樂師。齊宣王喜歡熱鬧,愛擺排場,總想在人前顯示做國君的威嚴,所以每次聽吹竽的時候,總是叫這300個人在一起合奏給他聽。
  有個南郭先生聽說了齊宣王的這個癖好,覺得有機可乘,是個賺錢的好機會,就跑到齊宣王那裡去,吹噓自己說:“大王啊,我是個有名的樂師,聽過我吹竽的人沒有不被感動的,就是鳥獸聽了也會翩翩起舞,花草聽了也會合著節拍顫動,我願把我的絕技獻給大王。”齊宣王聽得高興,不加考察,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編進那支300人的吹竽隊中。這以後,南郭先生就隨那300人一塊兒合奏給齊宣王聽,和大家一樣享受著優厚的待遇,心裡得意極了。
  其實南郭先生撒了個彌天大謊,他壓根兒就不會吹竽。每逢演奏的時候,南郭先生就捧著竽混在隊伍中,人家搖晃身體他也搖晃身體,人家擺頭他也擺頭,臉上裝出一副動情忘我的樣子,看上去和別人一樣吹奏得挺投入,還真瞧不出什麼破綻來。南郭先生就這樣靠著矇騙混過了一天又一天,不勞而獲地白拿薪水。可是好景不長,過了幾年,愛聽竽合奏的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min)王繼承了王位。齊湣王也愛聽吹竽,可是他和齊宣王不一樣,認為300人一塊兒吹實在太吵,不如獨奏來得悠揚逍遙。於是齊湣王釋出了一道命令,要這300個人好好練習,作好準備,他將讓它300人輪流來一個個地吹竽給他欣賞。樂師們接到命令後都積極練習,都想一展身手,只有那個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他想來想去,覺得這次再也混不過去了,只好連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這樣不學無術靠矇騙混飯吃的人,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終逃不過實踐的檢驗而被揭穿偽裝。我們想要成功,唯一的辦法就是勤奮學習,只有練就一身過硬的真本領,才能經受得住一切考驗。

英語翻譯 be there just to make up the number <pass oneself off as one of the players in an ensemble>

日語翻譯 実力(じつりょく)のない者がその職を埋(う)め合わせていること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ㄌㄢˋ ㄩˊ ㄔㄨㄥ ㄕㄨˋ

拼音 làn yú chōng shù

成語解釋 竽,古代一種吹奏樂器。「濫竽充數」意謂不會吹竽的人,混雜於眾多樂工中湊數。典出《韓非子.內儲說上》。後用「濫竽充數」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行家中充數。亦用於比喻拿不好的東西充場面。亦用於自謙,比喻自己才德不足。△「魚目混珠」

一、【語義說明】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行家中充數。貶義。
【使用類別】
用在「平庸拙劣」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不怕你笑,我們團裡濫竽充數者大有人在。
<02>有些人就是靠關係在公司裡濫竽充數,混日子過。
<03>憑她那點歌藝,講明白點就是在我們團裡濫竽充數
<04>我們公司一向考覈嚴格,濫竽充數的人是沒辦法生存的。
<05>我看本次參賽作品,除少數是真才實學外,其他都是濫竽充數
<06>這個劇團的人員素質相當整齊,看來沒有濫竽充數的混充其間。二、【語義說明】比喻拿不好的東西充場面。貶義。
【使用類別】
用在「粗劣敗壞」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這些繪作水準根本不夠,也敢濫竽充數來參展!
<02>這可是精密儀器,維修時可不能用普通零件濫竽充數
<03>在促銷活動中,會有一些不肖商人用劣質商品濫竽充數,消費者購買時要特別小心。三、【語義說明】作為自謙之詞,比喻自己才德不足。
【使用類別】
用在「自我謙遜」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這個樂團高手如雲,我不過是濫竽充數罷了。
<02>我這些畫作,只是為應付展覽,隨便拿出來濫竽充數的。
<03>我對這個領域沒有研究,今天來和各位專家一起討論,簡直是濫竽充數

成語典故 《韓非子.內儲說上》齊宣王1>使人吹竽2>,必三百人。南郭處士3>請為王吹竽,宣王說4>之,廩食5>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6>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一曰,韓昭侯曰:「吹竽者眾,吾無以知其善者。」田嚴對曰:「一一而聽之。」〔注解〕(1)齊宣王:名辟疆(??西元前324)。戰國時齊國國君,威王之子。在位十九年,卒諡宣。(2)竽:音ㄩˊ,樂器名。古代一種吹奏樂器,形似笙而較大,三十六管,後減至二十三管。(3)南郭處士:姓名、生卒年不詳。因家住南郭,故以為姓。處士,泛指無官職的讀書人。處,音ㄔㄨˇ。(4)說:音ㄩㄝˋ,「悅」的本字,喜悅。(5)廩食:官府發給的糧食。廩,音ㄌ|ㄣˇ。(6)湣王:名地。戰國時齊國國君,宣王之子,生卒年不詳。燕國名將樂毅攻入齊國都城,湣王逃至莒城被殺。在位四十年。

典故說明 《韓非子.內儲說上》中有一則故事:戰國時,齊宣王喜歡聽竽的合奏,所以每次都要三百多個樂工一同演奏。有位南郭先生,雖然不會吹竽,但因為知道齊宣王的這個嗜好,便請求齊宣王讓自己參加這個樂隊,宣王也很高興地答應了。每當眾多樂工一起合奏的時候,南郭先生就混在數百人的吹竽隊伍中,有模有樣地裝出吹奏的樣子,沒人發現真相,他也因此能獲得很好的待遇。宣王死後,湣王繼位,湣王雖然也喜歡竽的吹奏聲,但他喜歡的卻是獨奏,所以命樂工一個個輪流表演。南郭先生得到了這個消息,知道再也無法蒙混過關,只好逃出宮去。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濫竽充數」一語,用來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卻混在行家中充數,或比喻拿不好的東西充場面。有時也用來當成自謙之辭,比喻自己才德不足。

近義成語備位充數 魚目混珠

反義成語名副其實 名副其實 貨真價實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