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無類意思
注音 ㄧㄡˇ ㄐㄧㄠˋ ㄨˊ ㄌㄟˋ
拼音 yǒu jiào wú lèi
釋義 類:類別。不分貴賤賢愚;對各類人都進行教育。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衛靈公》:“子曰:‘有教無類。’”
簡體字 有教无类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在魯國受到排擠,帶領幾十個弟子開始周遊列國。到達衛國後,當時的衛靈公年邁,太子蒯聵與衛夫人南子的鬥爭很激烈,孔子也不能插入衛國政壇,他們在子路妻兄顏濁鄒家駐紮,本著有教無類的原則,還是收下顏濁鄒這個粗俗的弟子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ㄧㄡˇ ㄐㄧㄠˋ ㄨˊ ㄌㄟˋ
拼音 yǒu jiào wú lèi
成語解釋 指施教的對象,沒有貴賤貧富的分別。語出《論語.衛靈公》。
【語義說明】指施教的對象,沒有貴賤貧富的分別。
【使用類別】
用在「平等教育」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01>王老師秉持有教無類的理念,盡心盡力地教導學生。
<02>孔子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有教無類,嘉惠無數莘莘學子。
<03>不論學生的貧富貴賤,身為一個老師都應一視同仁、有教無類。
<04>持著有教無類的信念,他不顧生活條件艱困,自願到離島教書。
<05>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推行以來,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使得許多貧苦人家的子弟也能接受教育。
成語典故 《論語.衛靈公》子曰:「有教無類1>。」〔注解〕(1)類:等第種類。
典故說明 無類,不分等第種類。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育理念主張「有教無類」,這句話記錄在《論語.衛靈公》中。他認為施教的對象不應該有貴賤貧富的分別,只要有心向學的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因此,他門下弟子有三千人之多,其中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首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來「有教無類」演變為成語,用來指施教的對象,沒有貴賤貧富的分別。
近義成語一視同仁
反義成語因人而異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