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盜鈴意思

注音 ㄧㄢˇ ㄦˇ ㄉㄠˋ ㄌㄧㄥˊ

拼音 yǎn ěr dào líng

釋義 掩:遮蓋;盜:偷。把耳朵捂住偷鈴鐺;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也不會聽見。比喻自欺欺人。

成語出處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自知》:“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聲。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

簡體字 掩耳盗铃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貶義

成語辨形 鈴,不能寫作“玲”。

相似詞 自欺欺人弄巧成拙

相反詞 開誠佈公

成語故事   春秋時侯,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範氏。有人趁機跑到範氏家裡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裡吊著一口大鐘。鍾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裡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揹回自已家去。可是鍾又大又重,怎麼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鐘敲碎,然後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大錘,拼命朝鐘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著慌,心想這下糟了,這種聲不就等於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裡偷鍾嗎?他心裡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鐘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鐘聲,可鐘聲又怎麼捂得住呢!鐘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鐘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聽不進鐘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鐘聲了。於是就放手砸起鍾來,一下一下,鐘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鐘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呂氏春秋 自知》“掩耳盜鐘”被說成“掩耳盜鈴”,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飾行為。

英語翻譯 play the ostrich

日語翻譯 耳(みみ)を覆って鈴(すず)を盗(ぬす)む。自己(じこ)をあざむく例(たと)え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ㄧㄢˇ ㄦˇ ㄉㄠˋ ㄌㄧㄥˊ

拼音 yǎn ěr dào líng

成語解釋 「掩耳盜鈴」之「鈴」,典源作「鍾」。「鍾」同「鐘」。盜鐘時,怕鐘所發出的聲音會引他人前來搶奪,因而急忙掩住自己的耳朵。典出《呂氏春秋.不苟論.自知》。後用「掩耳盜鈴」比喻妄想瞞騙他人,結果卻只是欺騙自己而已。△「自欺欺人」。

【語義說明】比喻妄想瞞騙他人,結果卻只是欺騙自己而已。貶義。
【使用類別】
用於「欺瞞矇騙」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如果不去努力,只會用謊言自欺,就是掩耳盜鈴
<02>妄想把不法行為合法化,只不過是掩耳盜鈴把戲罷了。
<03>這種一手遮天的做法,正是掩耳盜鈴,欺騙不了大家。
<04>這樣做猶如掩耳盜鈴,除了自己欺騙自己外,還有什麼用呢?
<05>硬要將違法的搜括說成是合法的借貸,豈不是掩耳盜鈴的做法?
<06>別以為自己聰明,可以掩飾所做的壞事,其實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07>你找藉口來掩飾貪汙的事實,這種掩耳盜鈴的技倆,早晚會被發現的。
<08>一個人做了壞事,還編出一套理由來掩飾,那就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09>硬把錯事合法化,只是掩耳盜鈴的笨拙把戲,事實的真相,大家心頭是雪亮的。

成語典故 《呂氏春秋.不苟論.自知》荊成、齊莊,不自知而殺;吳王、智伯,不自知而亡;宋、中山,不自知而滅;晉惠公、趙括,不自知而虜;鑽荼、龐涓、太子申,不自知而死。敗莫大於不自知。范氏1>之亡也,百姓有得鍾2>者,欲負3>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4>毀之,鍾況然5>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其耳6>。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為人主而惡聞其過,非猶此也。〔注解〕(1)范氏:范吉射,春秋時晉卿,生卒年不詳。范武子後代,後為智伯所滅。(2)鍾:同「鐘」,古代一種中空,用銅或鐵製成之打擊樂器。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五.辨誤》:「諺有『掩耳偷鈴』,非鈴也,鐘也。」(3)負:以肩背物。(4)椎:音ㄓㄨㄟ。敲打東西之器具。(5)況然:狀聲詞,敲鐘時所發出之聲音。(6)遽揜其耳:急忙掩住耳朵。遽,音ㄐㄩˋ,急忙。揜,音|ㄢˇ,通「掩」,遮蓋。

典故說明 「掩耳盜鈴」之「鈴」,典源作「鍾」。「鍾」同「鐘」。春秋時,晉國的范吉射被智伯消滅後,有人在他家中看到一口鐘,想把它偷走。可是這鐘實在是太大了,根本無法背走,於是就打算把鐘敲碎後再一塊一塊的拿走。可是一動手敲,鐘便發出洪亮的響聲。他怕這鐘聲會引來他人的搶奪,於是急忙將自己雙耳摀住,以為這樣自己聽不見,那麼別人也就聽不到了。後來這個愚蠢行為的故事被濃縮成「掩耳盜鈴」,用來比喻自己欺騙自己且妄想藉以瞞騙他人。出現「掩耳盜鈴」的書證如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二.列朝.朝覲官進獻》:「夫既曰官銀,那有無礙之理,真掩耳盜鈴也。」然而從古書裡的記載,卻不難看出早期文獻的「鈴」都是作「鐘」,例如北齊.劉晝《劉子.卷二.慎獨》用的就是「盜鐘掩耳」,《梁書.卷一.武帝本紀上》又省作「盜鐘」。

近義成語自欺欺人 掩目捕雀 掩鼻偷香

反義成語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