怙惡不悛意思
注音 ㄏㄨˋ ㄝˋ ㄅㄨˋ ㄑㄨㄢ
拼音 hù
釋義 一貫作惡;屢教不改。怙:堅持;悛:悔改。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六年》:“長惡不悛,從自及也。雖欲救之,其將能乎?”
簡體字 怙恶不悛
常用程度 生僻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辨形 怙,不能寫作“ 枯”或“估”;悛,不能寫作“俊”。
成語故事 西晉末年,中原再次出現混亂,一些少數民族在北方建立起獨立的政權,史稱16國時期。
前趙的國君劉濯,本為匈奴族,他依仗武力奪取了漢劉淵建立的政權,建都長安,威震一時。
和劉濯同時的另一位武將石勒原是羯族人,從小做商販。後來,石勒投奔劉淵從軍,立下戰功,被封為大將。
石勒對劉濯的篡權很不滿,伺機滅掉劉濯取而代之。石勒經過多次與劉濯交戰,使劉濯的軍事實力日漸削弱。
於是,劉濯對石勒改換收買拉擾的策略,派心腹郭汜為使者,前去封石勒為太宰,領大將軍銜,進爵趙王,領二十部,出入乘金銀車,駕雲馬,冕帶十二旒,夫人封王后。
石勒答應下來,為了表示謝意,他特派王修等人為大使前往劉濯處拜謝。
劉濯手下有個叫曹平的謀士,原是石勒的舍人。他告誡劉濯說:“石勒派王修等人前來,外表上是來答謝,實際上是要觀察各郡的虛實,以便伺機發起攻戰。”
劉濯聽後大怒,待郭汜等回來,立即將來使王修斬首,並下令撤銷了對石勒的封授。
石勒聽後怒不遏,下令滅了曹平的三族,以後召集大臣說:“我們派出使者本是為了修好如初,並無他意,但劉濯卻‘長惡不悛’,反而殺害了表示誠意的使者。這實在是做惡多端,不可饒恕!所以,我決定自取趙地自立為王。”
於是,石勒設了太醫、尚方、御府諸令,並專門修了正陽門,正式稱起王來。
公元318年,石勒殺了劉濯,建立起後趙政權。“長惡不悛”,後引申為“怙惡不悛”,用以比喻作惡多端而不可悔改的人。
英語翻譯 stick to one's wickedness and refuse to reform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ㄏㄨˋ ㄜˋ ㄅㄨˋ ㄑㄩㄢ
拼音 hù è bù quān
成語解釋 怙,憑恃。悛,悔改。「怙惡不悛」指人作惡多端,不肯悔改。語本《左傳.隱公六年》。
【語義說明】指人作惡多端,不肯悔改。貶義。
【使用類別】
用在「毫不悔改」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01>對那些怙惡不悛的累犯,定要嚴懲不貸!
<02>知過能改,善莫大焉;怙惡不悛,終遭天譴!
<03>一個人如果怙惡不悛,繼續為非作歹,終將自取滅亡。
<04>這些飆車族如果怙惡不悛,繼續胡鬧,必將受到法律的懲處。
<05>這些歹徒壞事作盡,完全沒有悔意,可以說是怙惡不悛,豈容寬恕?
成語典故 《左傳.隱公六年》五月庚申,鄭伯侵陳,大獲。往歲,鄭伯請成1>于陳,陳侯不許。五父諫曰:「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君其許鄭!」陳侯曰:「宋、衛實難2>,鄭何能為?」遂不許。君子曰:「善不可失,惡不可長,其陳桓公之謂乎!長惡不悛3>,從自及也。雖欲救之,其4>將能乎?」〔注解〕(1)成:和解、媾和。(2)難:音ㄋㄢˋ,災禍。(3)悛:音ㄑㄩㄢ,悔改。(4)其:同「豈」,難道。
典故說明 「怙惡不悛」原作「長惡不悛」。據《左傳.隱公六年》載,春秋時,結鄰的陳、鄭二國時常發生爭端而彼此交惡。後來鄭國曾提出請求,希望能夠與陳國和平共處。當時,陳桓公弟五父認為廣結善緣是國家的重要施政方針,因此建議接受講和。但陳桓公卻認為宋、衛國才是難以對付的敵手,鄭國算不了什麼,就拒絕接受鄭國的講和。結果在陳桓公六年五月時,鄭國入侵陳國,陳國大敗,被擄去許多財物及俘虜。對於這樣失敗的結果,當時的人便加以評論說:「善不可丟失,惡不可滋長。」陳桓公因為不廣結善緣,讓惡因滋長蔓生而不知悔改,隨之而來的便是自取禍害。後來「怙惡不悛」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人作惡多端,不肯悔改。
近義成語執迷不悟
反義成語改邪歸正 改過自新 改過遷善 洗心革面 痛改前非 翻然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