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抬舉意思
注音 ㄅㄨˋ ㄕㄧˊ ㄊㄞˊ ㄐㄨˇ
拼音 bù shí tái jǔ
釋義 識:知道;抬舉:稱讚;提拔。不懂得或不珍視別人對自己的好意。也作“不受抬舉”。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64回:“這和尚好不識抬舉。”
簡體字 不识抬举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貶義
成語辨形 抬,不能寫作“拾”。
相似詞 不識好歹、不受抬舉、不中抬舉
相反詞 感恩戴德
英語翻譯 fail to appreciate somebody's kindness
日語翻譯 人(ひと)の好意(こうい)をつけあがる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ㄅㄨˋ ㄕˋ ㄊㄞˊ ㄐㄩˇ (變) ㄅㄨˊ ㄕˋ ㄊㄞˊ ㄐㄩˇ
拼音 bù shì tái jǔ(變)bú shì tái jǔ
成語解釋 指責人不接受或不自知別人的禮遇優待。※語或出《西遊記》第六四回。
【語義說明】指責人不接受或不自知別人的禮遇優待。
【使用類別】
用在「不知好歹」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01>我當你是朋友,才願意幫你,你別不識抬舉。
<02>見他這麼不識抬舉,大家也就不再多說,懶得理會了。
<03>你再這樣不識抬舉地得罪別人,只怕沒人願意和你做朋友。
<04>他向來自以為是,不識抬舉得很,你就別和他一般見識吧!
<05>他已表明拒絕你的幫忙,既然那麼不識抬舉,你又何必理他?
<06>難得有個條件那麼好的人追求你,你怎麼不識抬舉地拒絕他呢?
<07>我拜託了好久,他才願意見你,你居然一口回絕,真是不識抬舉!
成語典故 ※《西遊記》第六四回三藏聽言,遂變了顏色,跳起來高叫道:「汝等皆是一類怪物,這般誘我!當時只以低行之言,談玄談道可也;如今怎麼以美人局來騙害貧僧!是何道理!」四老見三藏發怒,一個個咬指擔驚,再不復言。那赤身鬼使,暴躁如雷道:「這和尚好不識抬舉!我這姐姐,那些兒不好?他人材俊雅,玉質嬌姿1>,不必說那女工針指2>,只這一段詩材,也配得過你。你怎麼這等推辭!休錯過了!孤直公之言甚當。如果不可苟合,待我再與你主婚。」三藏大驚失色。憑他們怎麼胡談亂講,只是不從。〔注解〕(1)玉質嬌姿:形容姿貌肌膚之美。(2)女工針指:指紡織、刺繡、縫紉等工作。
典故說明 「不識抬舉」的「抬舉」,是指別人對自己的看重和禮遇,「不識抬舉」是用來指責人不接受或不自知別人的禮遇優待。見用於《西遊記》第六四回。這一回中提到:唐三藏和徒弟們在西去求經的路上,經過一條佈滿荊棘的路,來到一座古廟前。一陣風吹起,忽然出現了一位老者,把唐三藏帶到一座石屋前,向他說明來意,因為夜晚風清月霽,特請唐三藏來會友談詩。接著又出現了三位老者,各有稱號,對待唐三藏也非常禮遇,邀請他進入石屋飲茶吟詩,然後這五人就著詩興,相和起來了。過了許久,有兩個青衣女童提著一對燈籠,後引著一位仙女,仙女手上轉動著一枝杏花,笑吟吟地走進門。這位仙女原來是杏仙,容貌美麗,儀態端莊,因聽聞有佳客在此,也來一起吟詩。她並且對唐三藏表達愛慕之意,一旁四位老者也都願意做媒,成就這份姻緣。但唐三藏一聽,臉色丕變,大聲數落他們共同設此美人計要來陷害他。四老一看唐三藏生氣,都不再多說了。此時四老的赤身使者卻暴跳如雷地指責唐三藏,說他不識抬舉,竟然不接受大家的美意!這個杏仙長得漂亮,有才華,別說那些女工方面的事,就她先前所吟的那段詩,就足以匹配得過。極力要促成他倆。這時唐三藏已經大驚失色,但任憑他們怎麼胡亂談論著,就是堅持而不屈從。幸而稍後唐三藏的弟子們已經找尋到此,這時那四老與赤身使者,以及仙女、女童都消失不見了,唐三藏也因此得救。後來「不識抬舉」被用來指責人不接受或不自知別人的禮遇優待。
近義成語不知好歹
反義成語知高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