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綱五常意思

注音 ㄙㄢ ㄍㄤ ㄨˇ ㄔㄤˊ

拼音 sān gāng wǔ cháng

釋義 指我國封建時代統治階級提倡的倫理道德。三綱;即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五常;即仁、義、禮 、智、信。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馬融曰:‘所因,謂三綱五常也。’”

簡體字 三纲五常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主語、賓語;指封建的道德規範

成語例子 先生九經皆通,無書不讀,豈不曉三綱五常之理?(元 賈仲名《蕭淑蘭》第二折)

成語辨形 綱,不能寫作“剛”。

相似詞 清規戒律三從四德

相反詞 大逆不道離經叛道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弟子周遊列國碰壁後,在冉求的幫助下回到了魯國,他與季康子是不相為謀。於是專心著述,編輯整理《詩》《書》《禮》《樂》《春秋》,同時又開壇講學,與弟子們坐而論道,正式總結出三綱五常等社會規範

英語翻譯 the three cardinal guides (ruler guides subject, father guides son and husband guides wife) and the five constant virtues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