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衣帶水意思
注音 ㄧ ㄧ ㄉㄞˋ ㄕㄨㄟˇ
拼音 yī yī dài shuǐ
釋義 水道像一條衣帶那樣狹窄。比喻只隔一水;極其鄰近。
成語出處 《南史 陳紀下 後主》:“隋文帝謂僕射高穎曰:‘我為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
簡體字 一衣带水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故事 出處:《南史 陳後主紀》故事:隋文帝楊堅取代北周稱帝,建立了隋朝。隋文帝有志於統一中國,在北方實行了一系列富國強兵的政策,國力大增。而當時長江南岸的陳朝後主陳叔寶卻十分荒淫,不理朝政。他雖知道隋文帝有意征伐,卻依恃長江天險,並不把這事放在心上。 一次,隋文帝向僕射高穎詢問滅陳的計策,高穎回答說:“江南的莊稼比江北成熟得早,我們在他們的收穫季節,揚言出兵,他們一定就會放棄農時,屯兵防守;他們作好了準備,我們便不再出兵。這樣來幾次,他們便不會相信。等他們不作準備,我們突然真的出兵渡江,便可打得他們措手不及。另外,江南的糧食不像我們北方屯積在地窖中,而屯積在茅、竹修建的倉庫中,我們可暗地差人前去放火燒燬它,如果連燒幾年,陳朝的財力就大大削弱了,滅掉它也就容易得多了。” 隋文帝採取了高穎的計策,經過七年的準備,在公元588年冬下令伐陳。出發前,他對高額說:“我是天下者百姓的父母,難道能夠因為一條像衣服帶子一佯狹窄的長江的阻隔,而不去拯救那裡的老百姓嗎?”隋文帝志在必得,派晉王楊廣為元帥,率領五十萬大軍渡江南下,向陳朝的都城建康發動猛烈的進攻,並很快就攻下建康,俘獲了陳後主,滅掉了陳朝。
英語翻譯 a river like a belt in width
日語翻譯 一衣帯水(いちいたいすい)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ㄧ ㄧ ㄉㄞˋ ㄕㄨㄟˇ (變) ㄧˋ ㄧ ㄉㄞˋ ㄕㄨㄟˇ
拼音 yī yī dài shuǐ(變)yì yī dài shuǐ
成語解釋 形容江流狹窄有如一條衣帶。語出《南史.卷一○.陳本紀下》。後亦泛指江河阻隔不足以限制交往。
一、【語義說明】形容江流狹窄有如一條衣帶。
【使用類別】
用在「河面狹窄」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01>新店溪僅一衣帶水,兩岸人家,雞犬相聞。
<02>橫跨一衣帶水的關渡大橋,人車往來,絡繹不絕。二、【語義說明】泛指江河阻隔不足以限制交往。
【使用類別】
用在「相鄰接攘」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01>海峽兩岸僅一衣帶水之隔,理應和睦相處,多作交流。
<02>隔著一衣帶水的中日兩國,自古以來經濟交流就十分頻繁。
<03>從戰略地位來看,臺灣與澎湖,相隔一衣帶水,脣齒相依。
<04>相隔一衣帶水的海峽兩岸,一旦兵戎相見,必然兩敗俱傷。
成語典故 《南史.卷一○.陳本紀下》隋文帝1>謂僕射2>高熲3>曰:「我為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命大作戰船。人請密之,隋文帝曰:「吾將顯行天誅,何密之有!使投柹於江,若彼能改,吾又何求。」及納梁蕭瓛、蕭巖,隋文愈忿,以晉王廣為元帥,督八十總管致討。乃送璽書,暴後主二十惡。又散寫詔書,書三十萬紙,遍喻江外。〔注解〕(1)隋文帝:楊堅(??西元604),華陰人,隋朝的開國君主。初仕北周,封隨公,後弒靜帝自立,國號隋。在位二十四年,後為次子楊廣所弒。諡文。(2)僕射:職官名。秦時設置,因古時重視武官,用善射的人掌理事務,漢以後各朝都據秦法而有此官。至唐時,左右僕射相當於宰相的職任。宋徽宗時改左右僕射為太宰、小宰,此後僕射之名不復存在。射,音|ㄝˋ。(3)高熲:??西元607,隋渤海蓨人,字昭玄。少明敏,善辭令。楊堅為丞相時,為相府司祿。隋初,拜尚書左僕射。後佐楊廣伐陳,以功封齊國公。
典故說明 隋文帝楊堅為北周貴族楊忠之子。楊忠曾隨周太祖起義於關西,後位至大司空,封隋國公。楊堅襲父爵,累官至大司馬。後周宣帝病死,周靜帝繼位,年幼未能親政,楊堅總攬朝政,自為相國,進爵隋王,後來廢靜帝而自立,國號隋,改元開皇,建都大興,但長江以南仍是陳朝的天下。當時陳後主荒淫誤國,隋文帝為統一天下,便藉口安民除暴,出兵討伐陳朝。出兵之前,隋文帝對他的臣子說:「我身為天下百姓的父母,怎麼可以因為一條小小長江的阻隔,就不去拯救對岸受苦的百姓呢?」其實長江是條非常大的水流,最寬處可達一千七百多公尺。但隋文帝為了強調他出兵南陳的決心,所以用衣帶來形容長江。開皇九年,陳朝滅亡,結束了東晉以來二百六十餘年的分裂戰亂。「一衣帶水」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原被用於形容江流狹窄有如一條衣帶,後亦用於泛指江河阻隔不足以限制交往。
近義成語
反義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