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蹈手舞意思

注音 ㄗㄨˊ ㄉㄠˇ ㄕㄡˇ ㄨˇ

拼音 zú dǎo shǒu wǔ

釋義 猶言手舞足蹈。形容喜悅到極點時的樣子。

成語出處 唐·陸贄《聖人苑中射落飛雁賦》:“聞之者足蹈手舞,睹之者目駭心惕。”

簡體字 足蹈手舞

常用程度 生僻

感情色彩 中性

相似詞 手舞足蹈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ㄗㄨˊ ㄉㄠˋ ㄕㄡˇ ㄨˇ

拼音 zú dào shǒu wǔ

成語解釋 義參「手舞足蹈」。見「手舞足蹈」條。

成語典故 此處所列為「手舞足蹈」之典源,提供參考。#《詩經.大序》1>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永2>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3>之也。〔注解〕(1)典故或見於《孟子.離婁上》。(2)永:通「詠」,歌唱,指吟唱詩歌以抒發情感。(3)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四「之」字皆助詞,無義。〔參考資料〕《孟子.離婁上》孟子曰:「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樂之實,樂斯二者,樂則生矣。生則惡可已也?惡可已,則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手舞足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詩經》是最早的詩歌總集。採集從周初至春秋中葉五百年間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朝廷樂章,分為風、雅、頌三大類。今日留傳的《詩經》序文,有大序、小序之分,大序置於十五國風之前,論述詩歌的產生、功能及體制等;小序則置於各詩篇首,說明各詩的主旨及背景。大序說:詩,是志趣的表現。當心中的志趣用語言抒發出來,便成為詩。但如果內心情感激動到用語言表達還覺得不足時,就會發出嘆息的聲音;當發出嘆息聲仍覺不足時,便會以吟詠的方式來抒發;以吟詠的方式猶感不足時,便會不知不覺地揮手舉足,舞動跳躍起來。後來「手舞足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亦用來形容高興到了極點。

近義成語

反義成語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