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合之眾意思

注音 ㄨ ㄏㄜˊ ㄓㄧ ㄓㄨㄙˋ

拼音 wū hé zhī zhòng

釋義 合:聚合;眾;許多人。比喻臨時雜湊的、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

成語出處 管仲《管子》:“烏合之眾,初雖有歡,後必相吐,雖善不親也。”

簡體字 乌合之众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貶義

成語辨形 合,不能寫作“和”。

相似詞 一盤散沙

相反詞 精銳之師

成語故事   西漢末年,王莽(邯鄲市大名縣人)被打敗後,劉玄稱帝。扶風茂陵(今陝西省)人耿龠隨其父耿況投奔了劉玄。沒過多久,邯鄲人王郎自稱漢成帝之子劉子與,在西漢宗室劉休和大富豪李育等的支援下,自立為帝,建都邯鄲。這時,耿龠(gěng yuè)手下的孫倉、衛包便勸耿龠投歸劉子與(王郎)。耿龠聞聽大怒,按劍說道:劉子與這個反賊,我和他勢不兩立!等我到長安請皇上調動漁陽、上谷的兵馬,從太原、代郡出擊,來回幾十天,便能以輕騎兵襲擊那些烏合之眾,勢如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定能獲勝。誰不識大局,去投奔那些反賊,定遭滅族殺身之禍!

英語翻譯 rabble

日語翻譯 烏合(うごう)の衆(しゅう)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ㄨ ㄏㄜˊ ㄓ ㄓㄨㄥˋ

拼音 wū hé zhī zhòng

成語解釋 像烏鴉般聚在一起的一群人。比喻暫時湊合,無組織、無紀律的一群人。語出《管子》逸文。△「一盤散沙」

【語義說明】比喻暫時湊合,無組織、無紀律的一群人。貶義。
【使用類別】
用在「散亂群眾」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一群沒有組織的烏合之眾,是成不了大事的。
<02>這幫烏合之眾,只是仗著人多欺負弱小,沒什麼好怕的。
<03>倉促成軍的烏合之眾,怎麼可能贏得了訓練有素的籃球校隊。
<04>這支抗議隊伍是臨時湊成的烏合之眾,一聽到警察來了,就嚇得四處逃竄。
<05>看他們來勢洶洶,聲勢浩大,沒想到只是一群烏合之眾,三兩下就被打跑了。
<06>別看我們只是臨時組成的烏合之眾,隊員可都是一時之選,想贏就得拿出實力。
<07>合唱團的成員原本是烏合之眾,經過一星期的集訓,已能完美地演唱指定歌曲。

成語典故 《管子》逸文(據《意林》卷一引)烏合之眾,初雖有權1>,後必相吐2>,雖善不親也。殺生之柄不制于主,而在群下,此寄生之主也。〔注解〕(1)有權:變通的理念。(2)相吐:互相唾棄。

典故說明 管子(??西元前644),名夷吾,字仲,春秋齊國潁上人。初事公子糾,後事齊桓公為相。通貨積財,富國強兵,尊周室,攘戎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輔佐桓公成為霸主,桓公尊為「仲父」。管子奠定齊國的法治思想,著重經濟管理,他曾說:「像烏鴉一樣暫時湊合在一起的人,因為沒有組織、沒有紀律,剛開始什麼都好商量,久了就什麼都看不對眼,互相唾棄。表面上雖然還維持良好的關係,但因為沒有交心,權力不在領導人的手上,而在屬下或幕僚,可說是暫時依附、沒有權勢的領導者。」後來「烏合之眾」被用來比喻暫時湊合,無組織、無紀律的一群人。

近義成語一盤散沙 瓦合之卒

反義成語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