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壁上觀意思

拼音 cóng bì shàng guān

釋義 壁:壁壘。原指雙方交戰,自己站在壁壘上旁觀。後多比喻站在一旁看著,不動手幫助。

成語出處 《史記 項羽本紀》:“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

簡體字 从壁上观

常用程度 生僻

感情色彩 中性

相似詞 作壁上觀袖手旁觀

成語故事 秦朝末年,大將章邯領兵攻打趙國,趙軍大敗,逃到鉅鹿死守,等待救援,各路反秦大軍按兵不動。只有項羽率軍把秦軍包圍,項羽力能扛鼎,衝入敵陣,斬殺敵將蘇角,大敗秦軍。鉅鹿之戰,消滅秦軍主力,原來作壁上觀的人紛紛投靠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ㄘㄨㄥˊ ㄅㄧˋ ㄕㄤˋ ㄍㄨㄢ

拼音 cóng bì shàng guān

成語解釋 義參「作壁上觀」。見「作壁上觀」條。

成語典故 此處所列為「作壁上觀」之典源,提供參考。《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項羽已殺卿子冠軍,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乃遣當陽君、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救鉅鹿。戰少利,陳餘復請兵。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於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涉閒不降楚,自燒殺。當是時,楚兵冠諸侯。諸侯軍救鉅鹿1>下者十餘壁2>,莫敢縱兵3>。及楚4>擊秦5>,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注解〕(1)鉅鹿:地名。秦置,戰國時趙國都邑。項羽曾大破秦兵於此。地約在今河北省平鄉縣。(2)壁:軍隊駐守的營壘。(3)縱兵:發兵,出兵。(4)楚:指項羽所領導的楚國軍隊。(5)秦:秦國軍隊。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作壁上觀」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作壁上觀」原作「從壁上觀」。秦朝皇帝專制獨裁,統治殘暴,為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與痛苦,因此到了秦朝末年,秦二世在位時,六國的遺民紛紛起兵抗暴,自立為王。有一次秦國將領章邯率兵攻打趙王歇,趙軍大敗,趙王和大將們都逃到了鉅鹿。章邯則繼續派王離、涉閒包圍鉅鹿,緊追不捨。楚國和其他的諸侯國也都紛紛出兵援救趙國。此時楚王任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范增和其他各路將領都隸屬於宋義,號稱「卿子冠軍」。但宋義和項羽在作戰的策略上卻有著很大的歧見,宋義認為先觀望秦、趙二國的相鬥,再視結果決定作戰的方式;項羽則認為秦國如果攻占了趙國,勢力會更加強大,屆時再出兵可能就會吃敗仗。項羽因此誅殺了卿子冠軍,這在楚國造成了很大的震撼,項羽也因此聲名遠揚於諸侯。接著項羽派了大軍渡過漳河,援救鉅鹿。此時楚軍的強大居於諸侯之首,前來援救的各諸侯國,雖然也攻下了十多個營壘,但並未繼續出兵發動強烈的攻勢。項羽率領楚軍一路殺進秦軍陣營,秦兵死傷慘重,而各諸侯國的將領們卻都只站在自己的營壘上,冷眼旁觀著秦、楚之間的交戰,沒有採取任何的行動。項羽在打敗秦軍後,召見各諸侯國的將領,他們折服於項羽的威猛,在進入營門時,都跪著行走,不敢抬頭仰視。自此,項羽就真正成了諸侯的上將軍,各路諸侯也都臣服於他。後來「作壁上觀」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坐觀成敗,不幫助任何一方。

近義成語

反義成語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