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通今意思
注音 ㄅㄛˊ ㄍㄨˇ ㄊㄨㄙ ㄐㄧㄣ
拼音 bó gǔ tōng jīn
釋義 博:廣博;知道得多;通:通曉。通曉古代和現代的事情。形容知識淵博。
成語出處 《晉書 石崇傳》:“君侯博古通今,察遠照邇,願加三思。”
簡體字 博古通今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辨形 博,不能寫作“搏”。
英語翻譯 be conversant with ancient and modern learning
日語翻譯 古今(ここん)の事情(じじょう)に精通(せいつう)する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ㄅㄛˊ ㄍㄨˇ ㄊㄨㄥ ㄐㄧㄣ
拼音 bó gǔ tōng jīn
成語解釋 學問淵博,通曉古今。語本《孔子家語.卷三.觀周》。
【語義說明】學問淵博,通曉古今。褒義。
【使用類別】
用在「學識廣博」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01>我才疏學淺,怎當得起博古通今的讚賞。
<02>這位老先生閱歷廣泛,是個博古通今的人。
<03>井底之蛙也自稱博古通今,真是貽笑大方。
<04>他的學問淵博,不愧是博古通今的歷史學家。
<05>老陳博古通今,說話時總是引經據典,讓人無法反駁。
<06>王老師博古通今,上課時風趣幽默,內容豐富,很受學生歡迎。
<07>由於李教授少年時勤奮好學,如今才能成為一個博古通今的學者。
成語典故 《孔子家語.卷三.觀周》孔子謂南宮敬叔1>曰:「吾聞老聃2>博古知今,通禮樂之原,明道德之歸,則吾師也。今將往3>矣。」對曰:「謹受命。」遂言於魯君曰:「臣受先臣之命,云孔子,聖人之後也,滅於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國而授厲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茲益恭。故其鼎銘曰:『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余敢侮,饘於是,粥於是,以餬其口。其恭儉也,若此。』」臧孫紇有言:「聖人之後,若不當世,則必有明君而達者焉。孔子少而好禮,其將在矣。」屬臣曰:「汝必師之,今孔子將適周,觀先王之遺制,考禮樂之所極,斯大業也,君盍以乘資之,臣請與往。」公曰:「諾。」與孔子車一乘,馬二疋,堅其侍御。敬叔與俱至周,問禮於老聃,訪樂於萇弘,歷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則,察廟朝之度。〔注解〕(1)南宮敬叔:孔子弟子,孟僖子之子,春秋魯人,生卒年不詳。(2)老聃:李耳,生卒年不詳。字伯陽,諡曰聃,春秋時楚國苦縣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主無為之說,後世以為道家始祖。孔子嘗往問禮。著有《道德經》五千餘言。(3)往:前往拜訪。
典故說明 「博古通今」原作「博古知今」。「博」、「通」都有見識廣大的意思,一個人如果對於古今之事都能通曉,學問自然十分淵博。《孔子家語.卷三.觀周》中記載著孔子曾對弟子南宮敬叔稱讚老子,說老子的學問淵博,通曉古今,又明白禮樂的源流演變,明白道德的道理,可以作為自己的老師,便要弟子駕車,前往拜訪老子,向他請教禮樂之事。後來「博古通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學問淵博,通曉古今。
近義成語茹古涵今 博覽古今
反義成語才疏學淺 不學無術 孤陋寡聞 胸無點墨 淺見寡識 菲才寡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