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令智昏意思

注音 ㄌㄧˋ ㄌㄧㄥˋ ㄓㄧˋ ㄏㄨㄣ

拼音 lì lìng zhì hūn

釋義 利:利益、私利;令:使;智:理智;昏:昏亂;神志不清楚。形容因貪圖私利;使人頭腦發昏;甚至失去理智。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原君虞卿列傳贊》:“鄙語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貪馮亭邪說,使趙陷長平四十餘萬眾,邯鄲幾亡。”

簡體字 利令智昏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貶義

成語辨形 利,不能寫作“立”;智,不能寫作“知”。

相似詞 見利忘義利慾薰心

相反詞 見利思義捨生取義

成語故事   戰國時代,各諸候國之間為了爭奪土地,經常發動戰爭。秦國派大將白起攻打韓國,佔領了韓國的一塊土地野王。在野王鄰近有另一塊土地上黨,他們的地方官員看到野王輕易地就被秦軍攻下,怕上黨也守不住,就寫信給趙國,表示願意歸順,希望得到趙國的庇護。
  趙國的君臣們對於要不要接受上黨的歸順,意見不一,大家展開激烈的爭論。平原君趙勝說:“上黨這麼大塊的地方,我們不用出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為甚麼不要呢?”平陽君反對說:“就是因為不花力氣得到好處,輕易要了,恐怕會招來大禍。”趙王因為不想失去這塊到嘴的肥肉,便支援平原君的主張,並且派他去接收上黨,把它劃為趙國的領地。秦國知道後,認為趙國存心和自己作對,就命令白起率大軍去攻打趙國。結果趙國的四十萬大軍全部被秦軍殲滅,國都邯鄲也被圍困,後來平原君帶毛遂去楚國,說服楚王聯趙抗秦,最後楚國出兵,才解除了趙國的邯鄲之圍。
  趙王和平原君因為貪圖眼前可以獲得上黨土地的利益,而差點導致趙國滅亡。後人便形容他們的行為是“利令智昏”。

英語翻譯 Profit makes wisdom blind.

日語翻譯 利に目が眩(くら)む,利に迷う,欲(よく)に目が眩む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ㄌㄧˋ ㄌㄧㄥˋ ㄓˋ ㄏㄨㄣ

拼音 lì lìng zhì hūn

成語解釋 形容受利慾迷惑,使得理智昏亂。語出《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傳》。△「見利忘義」、「見利忘親」

【語義說明】形容受利慾迷惑,使得理智昏亂。
【使用類別】
用在「貪財圖利」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他坦承自己一時利令智昏,才會盜用公款。
<02>利令智昏的法官竟貪贓枉法,輕饒了重刑犯。
<03>多年來,他利令智昏,幹著監守自盜的勾當。
<04>販賣毒品的人真是利令智昏,這可是禍國殃民的罪行。
<05>就為了這幾個臭錢,他竟昧著良心犯下此案,真是利令智昏
<06>這伙歹徒利令智昏,竟然在光天化日下公然搶劫,當場被制服送警法辦。

成語典故 《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太史公1>曰:「平原君2>,翩翩3>濁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體4>。鄙語5>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貪馮亭6>邪說,使趙陷長平7>兵四十餘萬眾,邯鄲8>幾亡。虞卿料事揣情,為趙畫策,何其工也!及不忍魏齊,卒困於大梁,庸夫且知其不可,況賢人乎?〔注解〕(1)太史公:司馬遷(西元前145?前86),字子長,西漢人。繼承父親司馬談為太史令,並承遺命著述。後因李陵降匈奴事,遷為之辯護,觸怒武帝下獄,受腐刑。後為中書令,以刑後餘生完成《太史公書》,後世稱《史記》。(2)平原君:趙勝(??西元前351),戰國趙武靈王的兒子。封於平原,故稱為「平原君」。喜賓客,食客多至數千人,為戰國當時有名的四公子之一,亦為趙之名相。(3)翩翩:形容文采風流的樣子。(4)大體:整個局面。(5)鄙語:俗話、俗語。(6)馮亭:??西元前259,戰國韓國人。原為上黨守,因秦絕上黨歸韓之道,於是附趙,受封華陽君。在長平之戰中,與趙將趙括一起對抗秦兵,後戰死。(7)長平:戰國趙邑。戰國秦將白起曾在此大敗趙國,阬殺趙降卒四十餘萬,是為「長平之戰」。(8)邯鄲:戰國趙首都。地約在今河北省西南部,與河南省接界處。

典故說明 戰國時秦昭襄王四十五年,秦占領韓的野王,阻絕了上黨通往韓首都的道路,上黨守吏馮亭和人民商量,決定歸附趙。得到消息的趙平原君,認為平白獲得一郡沒什麼不好,於是趙接收上黨成為屬地。但這一來激怒了秦,轉而攻打趙。秦將白起在長平大敗趙軍,阬殺趙投降士卒四十餘萬,國都邯鄲幾乎不保。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平原君虞卿傳》文後,以這段歷史事件來評論平原君,說:「平原君是個文采風流的公子,但眼光短淺,不能看透整個局面。」因為貪圖上黨,使得趙幾乎亡國,就像俗話說的:「利令智昏。」從司馬遷已引用這句俗語來看,「利令智昏」一語的起源相當早,就是用來形容受利慾迷惑,使得理智昏亂。

近義成語見利忘義 利慾薰心 財迷心竅

反義成語見利思義 輕財好義 臨財不苟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