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倫不類意思

注音 ㄅㄨˋ ㄌㄨㄣˊ ㄅㄨˋ ㄌㄟˋ

拼音 bù lún bù lèi

釋義 倫:類。既不像這一類;也不像那一類。形容不正派或不規範。也指將互不相關的事物拿來作比擬。

成語出處 明 吳炳《療妒羹 絮影》:“眼中人不倫不類,阱中人不伶不俐。”

簡體字 不伦不类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貶義

成語辨形 倫,不能寫作“論”。

相似詞 不三不四、非僧非俗、非驢非馬

相反詞 一本正經正襟危坐

成語故事 薛蟠從江南帶回兩大箱東西送給薛姨媽及薛寶釵,寶釵把其中的綾羅綢緞及洋貨等分別送給賈府的上上下下。趙姨娘也得一份,為了討好王夫人就到王夫人那裡去誇寶釵貶林黛玉,但話說得不倫不類,被王夫人白眼送回

英語翻譯 neither this species nor that class

日語翻譯 へんちくりんだ,どっちつかずだ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ㄅㄨˋ ㄌㄨㄣˊ ㄅㄨˋ ㄌㄟˋ (變) ㄅㄨˋ ㄌㄨㄣˊ ㄅㄨˊ ㄌㄟˋ

拼音 bù lún bù lèi(變)bù lún bú lèi

成語解釋 「不倫不類」有兩種解,一是不合道理、法式,二是不像樣。語本唐.劉知幾《史通.卷一六.雜說上》。後用「不倫不類」形容事物不成體統。△「不三不四」

【語義說明】形容事物不成體統。貶義。
【使用類別】
用在「不合事理」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她那身打扮,怎麼看都是不倫不類
<02>你把這身戲服穿來學校,豈非不倫不類
<03>他聽對方話說得不倫不類,就藉口離開了。
<04>現代年輕人的穿著,好像越不倫不類,越能流行。
<05>你不要跟這些不倫不類的人交朋友,會把你帶壞的。
<06>在正式場合中,穿著休閒服,就會讓人感覺不倫不類
<07>女孩子的舉止要端莊,怎可穿著不倫不類的衣服到處跑?
<08>題辭不能亂用,如果賀女壽來句「彤管流芳」,豈非不倫不類
<09>這棟房子明明是洋式建築,卻蓋個中式屋頂,不中不西,不倫不類
<10>學生作文寫:「我的媽媽辛苦得像枝破掃把。」這樣形容媽媽,真是不倫不類

成語典故 唐.劉知幾《史通.卷一六.雜說上》 《公羊》云:「許世子止弒其君。」「曷為加弒?譏子道之不盡也。」其次因言樂正子春之視疾,以明許世子之得罪。尋子春孝道,義感神明,固以方駕曾、閔,連蹤丁、郭。苟事親不逮樂正,便以弒逆加名,斯亦擬失其流,責非其罪。蓋公羊、樂正,俱出孔父門人,思欲更相引重,曲加談述。所以樂正1>行事,無理輒書,致使編次不倫2>,比喻非類3>,言之可為嗤怪4>也。〔注解〕(1)樂正:樂正子春,春秋人,生卒年不詳。曾子弟子,事親至孝。(2)不倫:不合道理,不像樣。(3)非類:不合事類,不恰當。(4)嗤怪:可笑而奇怪。嗤,音ㄔ,譏笑。

典故說明 《公羊傳》是春秋三傳之一,舊題為子夏弟子公羊高所撰,是專為解釋孔子的《春秋》所作的,後世有許多學者為之註疏訓詁,其中所記載的內容亦經常被文人加以引用討論。在《春秋.昭公十九年》中有「許世子止弒其君實」這樣的記載,當時許悼公得了瘧疾,喝了太子許止所進的藥之後就死了。關於這個「弒」字的解釋,各家說法不一,有的人認為進藥本是醫官的職責,太子親自進藥必別有居心;另一派人則認為瘧疾不是絕症,治瘧疾的藥也不會致人於死,太子所進的藥必有問題,所以才說是太子弒父。而《公羊傳》解釋這段經文時,卻認為孔子用「弒」字,是要譏諷太子許止沒有盡到孝道,並且舉出樂正子春事奉生病父親的例子做為佐證。劉知幾對此十分不以為然,他認為樂正子春的孝行足為楷模,許悼公死於政治謀殺也是事實,怎麼會是因為太子許止沒有樂正子春孝順,就被冠以「弒君」的罪名呢?劉知幾認為公羊高是為了彰顯同是孔子門人的樂正子春的德行,所以扭曲事實加以解說,例子舉得不對,罪名也定得太過牽強,沒有達到原本彰顯樂正子春孝行的用意,反而變得十分可笑。後來「不倫不類」這句成語,就從劉知幾《史通》中的「編次不倫,比喻非類」演變成,用來形容事物不成體統。

近義成語不三不四 非驢非馬

反義成語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