齮齕的意思

注音 一ˇ ㄏㄜˊ

拼音 yǐ hé

基本釋義

⒈  側齒咬噬,引申為毀傷、齟齬、傾軋。

且秦復得志於天下,則齮齕用事者墳墓矣。——《史記·田儋列傳》
室家何搶攘,朝士亦齮齕。——龔自珍《題王子梅盜詩圖》

bite;

國語辭典修訂本

齮齕「一ˇ ㄏㄜˊ」

⒈  毀傷、毀壞。

《史記·卷九四·田儋傳》:「且秦復得志於天下,則齮齕用事者墳墓矣。」

⒉  嫉妒他人的才能而加以排擠。

引證解釋

⒈  咬噬。

宋 洪邁 《夷堅乙志·張淡道人》:“良久,草或食盡,或齮齕過半。”
清 汪價 《三儂贅人廣自序》:“不能守齒剛舌柔之説,好齮齕剛物,未六十而齳然落其二。”

⒉  毀傷;陷害;傾軋。

《史記·田儋列傳》:“且 秦 復得志於天下,則齮齕用事者墳墓矣。”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齮齕猶齚齧。”
張守節 正義:“按:秦 重得志,非但辱身,墳墓亦發掘矣。”
《遼史·耶律曷魯傳》:“我國削弱,齮齕於鄰部日久。”
《明史·韓雍傳》:“為中官所齮齕,公論皆不平。”
蘇曼殊 《嶺海幽光錄》:“奈何今也有志之士,門戶齮齕,狺狺嗷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