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鼐的意思
注音 ㄉ一ㄥˇ ㄋㄞˋ
拼音 dǐng nài
基本釋義
⒈ 鼎和鼐。古代兩種烹飪器具。
⒉ 喻指宰相等執政大臣。
鼎鼐「ㄉ一ㄥˇ ㄋㄞˋ」
⒈ 比喻宰相的職位。因古代宰相治理天下,揆度百事,就如同在鼎中調味一般,故稱為「鼎鼐」。
引唐·蘇頲〈唐紫微侍郎贈黃門監李乂神道碑〉:「龍德周史,龜文漢相,鼎鼐遞襲,簪纓相望。」
引證解釋
⒈ 鼎和鼐。古代兩種烹飪器具。
引《戰國策·楚策四》:“故晝遊乎江湖,夕調乎鼎鼐。”
宋 張邦基 《墨莊漫錄》卷七:“予以謂古之鼎鼐皆無蓋,而足皆圓直無作獸形者,此乃敦耳。”
⒉ 喻指宰相等執政大臣。參見“鼎鼐調和”。
引唐 蘇頲 《唐紫微侍郎贈黃門監李乂神道碑》:“鼎鼐遞襲,簪纓相望。”
元 汪元亨 《雁兒落過得勝令·歸隱》曲:“慚居鼎鼐官,笑領煙霞伴。”
清 李漁 《玉搔頭·分任》:“急遞鹽梅信,飛傳鼎鼐家。”
▸ 調和鼎鼐
▸ 鼎鼐和
▸ 鼎鼐調和
▸ 三牲五鼎
▸ 三足鼎立
▸ 髯鼎升遐
▸ 人聲鼎沸
▸ 燃鼎
▸ 染鼎
▸ 群情鼎沸
▸ 飪鼎
▸ 染指於鼎
▸ 竊鼎
▸ 潛圖問鼎
▸ 遷鼎
▸ 鉛鼎
▸ 破鼎
▸ 陪鼎
▸ 牛鼎
▸ 牛鼎烹雞
▸ 盤鼎
▸ 庖鼎
▸ 拿鼎
▸ 幕燕鼎魚
▸ 鳴鐘食鼎
▸ 鳴鐘列鼎
▸ 南公鼎
▸ 梅文鼎
▸ 銘鼎
▸ 毛公鼎
▸ 爐鼎
▸ 爐鼎之客
▸ 龍鼎
▸ 龍去鼎湖
▸ 樑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