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笳的意思
注音 ㄇ一ㄥˊ ㄐ一ㄚ
拼音 míng jiā
基本釋義
⒈ 笳笛。古管樂器名。漢時流行於西域一帶少數民族地區,初卷蘆葉為之,後改用竹。
⒉ 吹奏笳笛。古代貴官出行,前導鳴笳以啟路。亦作進軍之號。
引證解釋
⒈ 笳笛。古管樂器名。 漢 時流行於 西域 一帶少數民族地區,初卷蘆葉為之,後改用竹。
引《六韜·軍略》:“擊雷鼓,振鼙、鐸,吹鳴笳。”
⒉ 吹奏笳笛。古代貴官出行,前導鳴笳以啟路。亦作進軍之號。
引三國 魏 曹丕 《與樑朝歌令吳質書》:“從者鳴笳以啟路,文學託乘於後車。”
宋 王安石 《晏元獻挽辭》之一:“蕭瑟城南路,鳴笳上九原。”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孝感之戰》:“其壘外鬆棚下,餘賊方瞭望,餘驟發矢傷數人,賊錯愕間, 江西 兵展旗鳴笳以進。”
▸ 鵲鳴簷
▸ 人頭畜鳴
▸ 清笳
▸ 鏘鳴
▸ 鏘金鳴玉
▸ 牝咮鳴辰
▸ 牝雞晨鳴
▸ 牝雞牡鳴
▸ 鳥鳴澗
▸ 牛鳴
▸ 弄口鳴舌
▸ 鳴角
▸ 鳴鵽
▸ 鳴世
▸ 鳴珂曲
▸ 鳴吼
▸ 鳴磬
▸ 鳴絲
▸ 鳴雞
▸ 鳴犢
▸ 鳴劍抵掌
▸ 鳴螿
▸ 鳴鑾
▸ 鳴將
▸ 鳴琴
▸ 鳴鵙
▸ 鳴鶴舟
▸ 鳴唳
▸ 鳴箭
▸ 鳴榔
▸ 鳴蹕
▸ 鳴葭
▸ 鳴顧
▸ 鳴佩
▸ 鳴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