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質的意思
注音 ㄊ一ˇ ㄓˋ
拼音 tǐ zhì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人體健康狀況和對外界的適應能力。
例虛弱的體質迫使他到南方去居住。
英physique; constitution;
國語辭典簡編本
體質「ㄊㄧˇ ㄓˊ」
身體上特有的性質,通常多指身體的健康水準和抵抗疾病的適應能力。
造句先天的體質不佳,是可以靠後天的運動、飲食來逐漸改善的。
體質「ㄊ一ˇ ㄓˋ」
⒈ 身體。
引《晉書·卷三七·宗室傳·高密文獻王泰傳》:「保體質豐偉,嘗自稱重八百斤,喜睡。」
⒉ 身體的健康水準和抵抗疾病的適應能力。
引《三國志·卷六一·吳書·陸凱傳》:「體質方剛,器幹強固。」
引證解釋
⒈ 體與質;形體與質地。
引三國 魏 王弼 《周易略例·明爻通變》:“同聲相應,高下不必均也;同氣相求,體質不必齊也。”
邢璹 注:“初四二五三上,同聲相應不必均高卑也,同氣相求不必齊形質也。”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聲容·治服》:“紬與緞之體質不光,花紋突起者,即是精中之麄,深中之淺。”
⒉ 身體素質。
引《晉書·南陽王保傳》:“保 體質豐偉,嘗自稱重八百斤。”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八·素足女》:“婦女纏足……體質乾枯,腥穢特甚。”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一編第一章第一節:“人類體質的變化是由勞動決定的,是在勞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
⒊ 指形體。
引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中:“上好食蛤蜊,一日左右方盈盤而進,中有擘之不裂者。上疑其異,乃焚香祝之。俄傾自開,中有二人,形眉端秀,體質悉備。”
宋 梅堯臣 《和仲文聯句》:“久厭官局檢,聊休體質舒。”
明 方孝孺 《友筠軒賦》:“風節持以雅素,體質直而端莊。”
⒋ 指本質;氣質。
引《朱子語類》卷一:“《正蒙》有一説好,只説金與木之體質屬土,水與火卻不屬土。”
明 李贄 《與焦弱侯書》:“此生雖非甚聰慧,然甚得狷者體質,有獨行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