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思

注音 ㄊㄧˇ

拼音

基本釋義

國語辭典簡編本

體「ㄊㄧˇ」

1.人或其他動物的全身。

造句、肉、人

2.身的各部分。

造句、上、五投地

3.物的本質、形態。

造句、液、立

4.設身處地,為人著想。

造句諒、

5.親身的。

造句驗、會、

6.形式、規模。

造句、字

7.文

造句、駢

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ㄊㄧˇ

拼音


[名]
1.人體或其他動物的全身。如:「身體」、「肉體」、「人體」。

2.身體的各部分。如:「肢體」、「上體」、「五體投地」。《論語.微子》:「四體不勤。」《史記.卷七.項羽本紀》:「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頭,……最其後,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得其一體。」

3.事物的本質形態或主要部分。如:「固體」、「液體」、「主體」、「物體」。

4.文章的體裁。如:「駢體」、「散體」、「賦體」、「文體」。

5.文字書寫的形式。如:「字體」、「草體」、「楷體」。

6.數學上指立體的形狀。如:「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

7.哲學上指本體。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動]
1.實行。如:「身體力行」。《淮南子.氾論》:「故聖人以身體之。」

2.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如:「體諒」、「體恤民情」。清.林覺民〈與妻訣別書〉:「汝體吾此心。」
[副]
親身的。如:「體驗」、「體會」、「體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