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面的意思

注音 ㄇㄚˇ ㄇ一ㄢˋ

拼音 mǎ miàn

基本釋義

⒈  長形的臉面。

⒉  迷信傳說閻王手下的鬼卒,頭像馬首。

⒊  古時沿著城牆所建的一系列在平面上凸出於牆面外的墩臺。其作用是加固城體,便於觀察和夾擊攻城敵兵。

國語辭典修訂本

馬面「ㄇㄚˇ ㄇ一ㄢˋ」

⒈  設在城堡短牆上的戰棚。

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一一·官政一》:「其城不甚厚,但馬面極長且密,予使人步之,馬面皆長四丈,相去六七丈。」

⒉  地獄中的鬼卒。

《景德傳燈錄·卷一一·隴州國清院奉禪師》:「釋迦是頭獄卒,祖師是馬面阿旁。」

引證解釋

⒈  長形的臉面。

《北史·斛律光傳》:“光 字 明月,馬面彪身,神爽雄傑,少言笑,工騎射。”

⒉  迷信傳說 閻王 手下的鬼卒,頭像馬首。

《西遊記》第五六回:“老者道:‘爺爺呀,一個夜叉,一個馬面,一個雷公!’”
魯迅 《朝花夕拾·無常》:“然而那又究竟是陰間, 閻羅天子、牛首阿旁,還有 中國 人自己想出來的馬面。”

⒊  古時沿著城牆所建的一系列在平面上凸出於牆面外的墩臺。其作用是加固城體,便於觀察和夾擊攻城敵兵。

宋 沉括 《夢溪筆談·官政一》:“其城不甚厚,但馬面極長且密。予親使人步之,馬面皆長四丈,相去六、七丈。”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七:“城成,週六裡半零六十五步,高三丈,門樓、靴城、馬面、敵樓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