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調的意思
注音 ㄇㄚˇ ㄉ一ㄠˋ
拼音 mǎ diào
基本釋義
⒈ 即馬吊。
⒉ 指清代同治年間馬如飛所創的蘇州彈詞唱腔。當時蘇州彈詞以俞(俞秀山)調和馬(馬如飛)調最為流行。馬擅長演唱《珍珠塔》,爽利清勁,率直如說白,編寫彈詞開篇很多,影響頗大。
馬調「ㄇㄚˇ ㄉ一ㄠˋ」
⒈ 一種蘇州彈詞唱腔流派。為清同治年間馬如飛所創。其腔調質樸、爽利,韻味深長,可大段敘事,一氣呵成,而疊句式的唱腔亦為其特色之一。對後來彈詞唱腔的發展影響很大,不少流派的唱腔即從其衍變而成。
引證解釋
⒈ 即馬吊。參見“馬吊”。
引清 蒲松齡 《日用俗字·賭博》:“後來又興打馬調,官宦塌胯滿堂朝。”
⒉ 指 清 代 同治 年間 馬如飛 所創的蘇州彈詞唱腔。當時蘇州彈詞以俞( 俞秀山 )調和馬( 馬如飛 )調最為流行。 馬 擅長演唱《珍珠塔》,爽利清勁,率直如說白,編寫彈詞開篇很多,影響頗大。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九回:“他們從小學唱那小調,本來就是七字句的有韻之文;並且那小調之中,有一種 馬如飛 撰的叫做‘馬調’,詞句之中,很有些雅馴的。”
清 葛元煦 《滬遊雜記·青樓二十六則》:“‘馬調’惟唱書用此, 同治 初 馬如飛 所創調,無餘韻,彷彿説白。”
▸ 馬頭調
▸ 馬燈調
▸ 弓調馬服
▸ 調馬
▸ 落馬
▸ 勒馬
▸ 調色
▸ 馬嘶
▸ 兵馬俑
▸ 軟裘快馬
▸ 融調
▸ 駛馬
▸ 入馬
▸ 人強馬壯
▸ 戎馬倉皇
▸ 戎馬生涯
▸ 戎馬劻勷
▸ 人馬平安
▸ 肉馬
▸ 塞馬
▸ 人煩馬殆
▸ 人仰馬翻
▸ 拳馬
▸ 戎馬生郊
▸ 犬馬齒索
▸ 犬馬之命
▸ 軟調脾
▸ 犬馬之疾
▸ 戎馬關山
▸ 犬馬之年
▸ 犬馬之心
▸ 人語馬嘶
▸ 人馬
▸ 灑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