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時的意思

注音 ㄈㄟ ㄕˊ

拼音 fēi shí

基本釋義

⒈  不是時候。不在正常、適當或規定的時間內。

⒉  不是時候。不合時令。

⒊  猶亂世。

⒋  不時,時常。

國語辭典修訂本

非時「ㄈㄟ ㄕˊ」

⒈  不是平常或不在正常的時間。

《史記·卷一一八·淮南王傳》:「王以非時發,恐無功,臣願會逮。」

引證解釋

⒈  不是時候。不在正常、適當或規定的時間內。

《晏子春秋·雜上十二》:“﹝ 晏子 ﹞曰:‘諸侯得微有故乎?國家得微有事乎?君何為非時而夜辱。’”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群臣可用者皆前繫,今無足與舉事者。王以非時發,恐無功,臣願會逮。”
宋 蘇軾 《乞增修弓箭社條約狀》:“農事餘暇,委頭目常切提舉閲習武藝,務令精熟齊整,如無盜賊,非時不得勾集。”

⒉  不是時候。不合時令。

《北齊書·幼主紀》:“﹝ 高緯 ﹞特愛非時之物,取求火急。”
唐 王建 《薛二十池亭》詩:“異花多是非時有,好竹皆當要處生。”

⒊  猶亂世。

《禮記·儒行》:“﹝儒﹞非時不見,不亦難得乎?”
孔穎達 疏:“非時,謂非明時。”
宋 梅堯臣 《效阮步兵一日復一日》詩之二:“麒麟出非時,未免西狩獲。”

⒋  不時,時常。

唐 杜甫 《贈太子太師汝陽郡王璡》詩:“出入獨非時,禮異見群臣。”
仇兆鰲 注:“非時,即常常而見之意。”
宋 范成大 《刺濆淖》詩:“人言盤渦耳,夷險顧有間,仍於非時作,未可一理貫。”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內閣一·閣部形跡》:“二人(指 劉華容、戴浮樑 )俱為上所重,而眷 劉 尤深,因得非時召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