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的意思

注音 ㄐ一ㄥˋ ㄗㄨㄛˋ

拼音 jìng zuò

詞性 動詞

基本釋義

⒈  排除思慮,閉目安坐。

sit quietly;

⒉  氣功療法用靜坐來治療疾病。

sit still as a form of therapy;

⒊  抗議或請願的一種方式。

學生靜坐示威。

sit-in;

國語辭典修訂本

靜坐「ㄐ一ㄥˋ ㄗㄨㄛˋ」

⒈  靜心安坐。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久病新愈,氣虛多驚,倦視綺羅,厭聞弦管,思欲靜坐養神,乃策杖徐步入後園中。」
《文明小史·第三七回》:「仲翔諸人只得靜坐等候,鄒宜保竟朦朧睡去。」

⒉  為表示抗議或為達到某種目的而安靜坐著。

如:「靜坐抗議」。

引證解釋

⒈  平靜地端坐。

《韓非子·十過》:“師涓 ……因靜坐撫琴而寫之。”
唐 王昌齡 《宴南亭》詩:“楚 客共閒飲,靜坐金管闋。”
《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張姑娘 曉得姑娘是個不會靜坐一刻的。”

⒉  排除雜念,閉目安坐。學道學佛的人一種修養方法。

《朱子語類》卷十一:“明道 教人靜坐, 李先生 亦教人靜坐。始學工夫,須是靜坐。”
明 李贄 《預約》:“除挑水舂米作務照常外,其餘非禮佛即靜坐也。”
沈從文 《紳士的太太》:“一般紳士為了娛悅自己,多數念點佛,學會靜坐。”

⒊  氣功療法的一種。閉目運氣,屏棄雜慮,安坐不動。

《北史·隋蔡景王整傳》:“託以患氣,常鎻閤靜坐,唯食至時暫開閤。”

⒋  為了達到某種要求或表示抗議,而長時間地坐著不走。

蔣子龍 《喬廠長上任記》四:“杜兵 三天沒上班,和市裡那批靜坐示威的人可能掛上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