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柳的意思

注音 ㄒㄩㄝˇ ㄌ一ㄡˇ

拼音 xuě liǔ

基本釋義

⒈  落葉灌木。葉子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有光澤,花白色,有香氣。供觀賞。也叫過街柳或稻柳。

⒉  宋代婦女在立春日和元宵節時插戴的一種絹或紙製成的頭花。

⒊  舊時喪家在靈前供奉或出殯時用做儀仗之物。用白紙花連綴成串,掛在木棍上而成。

國語辭典修訂本

雪柳「ㄒㄩㄝˇ ㄌ一ㄡˇ」

⒈  出殯時,持以引導靈柩前行的儀杖。用細條白紙作成,掛於竹枝或木棍上,形似柳而色白,故稱為「雪柳」。

⒉  用絹花裝成的花枝,為宋時元宵節婦女頭飾之一。

宋·孟元老《東京孟華錄·卷六·立春》:「府前左右,百姓賣小春牛,往往花裝欄坐,上列百戲人物,春幡雪柳,各相獻遺。」

⒊  植物名。木犀科雪柳屬,落葉灌木。葉子對生呈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具有光澤;花 白色,帶有香味。可供觀賞。多植為垣籬。

引證解釋

⒈  落葉灌木。葉子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有光澤,花白色,有香氣。供觀賞。也叫過街柳或稻柳。

⒉  宋 代婦女在立春日和元宵節時插戴的一種絹或紙製成的頭花。

《宣和遺事》前集:“少刻,京師民有似雪浪,盡頭上戴著玉梅、雪柳、鬧蛾兒。”
宋 辛棄疾 《青玉案·元夕》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古今小說·楊思溫燕山逢故人》:“家家點起,應無陸地金蓮;處處安排,那得玉梅雪柳?”

⒊  舊時喪家在靈前供奉或出殯時用做儀仗之物。用白紙花連綴成串,掛在木棍上而成。

《金瓶梅詞話》第五九回:“須臾,過了五日,到廿七日早辰,僱了八名青衣白帽小童,大紅銷金棺,與旛幢、雪蓋、玉梅、雪柳圍隨,前首大紅銘旌,題著‘西門冢男之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