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語的意思

注音 ㄗㄚˊ ㄩˇ

拼音 zá yǔ

基本釋義

⒈  主旨各異之語,各種學說。

⒉  指怪誕鄙俗之語。

引證解釋

⒈  主旨各異之語,各種學說。

《史記·太史公自序》:“序略,以拾遺補蓺,成一家之言,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
張守節 正義:“太史公 撰《史記》,言其協於六經異文,整齊諸子百家雜説之語,謙不敢比經藝也。”

⒉  指怪誕鄙俗之語。

《後漢書·襄楷傳》:“其言以陰陽五行為界,而多巫覡雜語。”
《南史·荀伯子傳》:“伯子 少好學,博覽經傳,而通率好為雜語,遨遊閭裡,故以此失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