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技的意思

注音 ㄗㄚˊ ㄐ一ˋ

拼音 zá jì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指車技、口技、頂碗、走鋼絲、變戲法等技藝。

在雜技場表演雜技。

acrobatics;

國語辭典簡編本

雜技「ㄗㄚˊ ㄐㄧˋ」

口技、馬戲、魔術及各種民間雜耍表演技藝的總稱。

造句這場民俗雜技表演,為整個活動掀起高潮。

國語辭典修訂本

雜技「ㄗㄚˊ ㄐ一ˋ」

⒈  各種表演技藝的總稱。包括口技、武術、馬戲、魔術等及各種民間雜耍。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雜伎”。

⒉  古代娛樂形式之一種,包括百戲、雜樂、歌舞戲、傀儡戲等。又稱“雜戲”。參閱 任半塘 《唐戲弄》第二章四。

《漢書·武帝紀》“三年春,作角抵戲” 顏師古 注引 漢 文穎 曰:“名此樂為角抵者,兩兩相當角力,角技藝射御,故名角抵,蓋雜技樂也。”
《魏志·樂志》:“六年冬,詔太樂、總章、鼓吹增修雜伎,造五兵、角觝、麒麟、鳳皇、仙人、長蛇、白象、白虎及諸畏獸、魚龍、辟邪、鹿馬仙車、高絙百尺、長趫、緣橦、跳丸、五案以備百戲。”
《隋書·音樂志中》:“且 西涼、龜茲 雜伎等,曲數既多,故得隸於眾調,調各別曲。”
宋 蘇軾 《集英殿春宴教坊詞·小兒致語》:“廣場千步,方山立於眾工;大樂九成,固海涵於雜技。”

⒊  現代指手技、口技、車技、馴獸和魔術等技藝表演,系從古百戲演變而成。

艾青 《在浪尖上》詩:“好像是在玩魔術,好像是在演雜技。”

⒋  指從事雜技之人。

《南史·崔祖思傳》:“今戶口不能百萬,而太樂雅 鄭,元徽 時校試千有餘人,後堂雜伎不在其數。”
隋 柳彧 《奏禁上元角觝戲》:“人戴獸面,男為女服,倡優雜技,詭狀異形。”
清 餘懷 《板橋雜記·逸事》:“其間風月樓臺,尊罍絲管,以及孌童狎客,雜伎名優,獻媚爭妍,絡繹奔赴。”

⒌  各方面的技能。

清 龔自珍 《阮尚書年譜第一序》:“公遠識駕乎 隋 唐,雜技通乎 任 尹。”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一回:“上月藩臺和我説,要想請一位清客,要能詩,能酒,能寫,能畫的,雜技愈多愈好;又要能談天,又要品行端方。”

⒍  舊指醫卜、星相等方術。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兵部·名器之濫》:“宋 時雜技異途,亦有虛銜,如某州醫學助教之屬,以優假閭裡中雜流耳。”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東西廂》:“開廟之日,百貨雲集……星卜雜技之流,無所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