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帛的意思

注音 ㄗㄚˊ ㄅㄛˊ

拼音 zá bó

基本釋義

⒈  用色絲織就的絲織品。

⒉  古代旗幟上雜色的裝飾物。

引證解釋

⒈  用色絲織就的絲織品。

《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賜告治病,牛酒雜帛。”
《漢書·孔光傳》:“光 年七十, 元始 五年薨。 莽 白太后,使九卿策贈以太師 博山侯 印綬,賜乘輿祕器,金錢雜帛。”

⒉  古代旗幟上雜色的裝飾物。

《周禮·春官·司常》:“司常掌九旗之物,名各有屬,以待國事。日月為常,交龍為旂,通帛為旜,雜帛為物,熊虎為旗。”
孫詒讓 正義:“雜帛者,縿斿異色,猶《士冠禮》之雜裳,皆取不專屬一色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