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栝的意思

注音 一ㄣˇ ㄍㄨㄚ

拼音 yǐn guā

基本釋義

⒈  亦作“隱括”。亦作“隱?”。

⒉  用以矯正邪曲的器具。

⒊  引申為標準、規範。

⒋  矯正,修正。

⒌  審度;查核。

⒍  概括。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隱括”。

⒉  用以矯正邪曲的器具。

《韓非子·難勢》:“夫棄隱栝之法,去度量之數,使 奚仲 為車,不能成一輪。”
王先慎 集解:“張榜 本、 趙 本‘栝’作‘括’。”
陳奇猷 集釋引 太田方 曰:“揉曲曰隱,正方曰栝。”
漢 桓寬 《鹽鐵論·大論》:“俗非 唐 虞 之時,而世非 許由 之民,而欲廢法以治,是猶不用隱括斧斤,欲撓曲枉直也。”
郭沫若 《十批判書·韓非子的批判》:“木箭必待隱栝而後成為輪矢,人也必須加以人工然後才成為善人。”

⒊  引申為標準、規範。

唐 長孫無忌 《進律疏議表》:“撰《律疏》三十卷,筆削已了,實三典之隱括,信百代之準繩。”
清 章學誠 《文史通義·和州志前志列傳序例下》:“雖中庸史官,皆可勉副繩墨,粗就隱括。”

⒋  矯正,修正。

《後漢書·鄧訓傳》:“訓 考量隱括。”
李賢 注引《孫卿子》:“拘木必待隱括蒸揉然後直。”
漢 何休 《<春秋公羊傳>序》:“往者略依 胡母生 條例,多得其正,故遂隱括使就繩墨焉。”
徐彥 疏:“解雲,隱謂隱審,括為檢括,繩墨猶規矩也。”

⒌  審度;查核。 《後漢書·鄧訓傳》:“建初 三年,拜 訓 謁者,使監領其事。

訓 考量隱括,知大功難立,具以上言。”
李賢 注:“隱審量括之也。”
《梁書·武帝紀上》:“請自今選曹宜精隱括,依舊立簿,使冠履無爽,各實不違。”
宋 王安石 《與孟逸祕校手書》之五:“閣下宜勉數日之勞,躬往隱括而發之,裁其價以予民。”

⒍  概括。

《儒林外史》第一回回目:“説楔子敷陳大義,借名流隱括全文。”
郭沫若 《奴隸制時代·評<離騷>底作者》:“但《離騷》裡面的話分明被隱括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