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侯之珠的意思
注音 ㄙㄨㄟˊ ㄏㄡˊ ㄓ ㄓㄨ
拼音 suí hóu zhī zhū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傳說中隨侯所得的寶珠。
隨侯之珠「ㄙㄨㄟˊ ㄏㄡˊ ㄓ ㄓㄨ」
⒈ 古代傳說中的大明珠。比喻珍貴的物品。參見「隋侯之珠」條。
引《莊子·讓王》:「今且有人於此,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
《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傳》:「雖出隨侯之珠、夜光之璧,猶結怨而不見聽。」
引證解釋
⒈ 傳說中 隨侯 所得的寶珠。參見“隨珠和璧”。
引《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故無因至前,雖出 隨侯 之珠,月光之璧,猶結怨而不見德。”
亦省作“隨珠”。 漢 張衡 《西京賦》:“流懸黎之夜光,綴 隨 珠以為燭。”
唐 韓愈 《通解》:“將欲齊之者,其不猶矜糞丸而擬質 隨 珠者乎?”
王闓運 《嘲哈密瓜賦》:“車仄擔踣因緣而進者,家家以為 隨 珠,人人忘其魚目。”
▸ 隋侯之珠
▸ 三侯之章
▸ 米粒之珠
▸ 靈蛇之珠
▸ 頷下之珠
▸ 陽侯之變
▸ 明珠之纇
▸ 空國之侯
▸ 侯景之亂
▸ 隨珠彈雀
▸ 隨珠和璧
▸ 隨珠
▸ 隨珠荊玉
▸ 萬家之侯
▸ 珠玉之論
▸ 珠翠之珍
▸ 嫁雞隨雞
▸ 燒眉之急
▸ 桑弧之志
▸ 三遷之教
▸ 莎隨
▸ 三寸之舌
▸ 三尺之木
▸ 容身之地
▸ 三藩之亂
▸ 容齋隨筆
▸ 神珠
▸ 蛇珠
▸ 三敗之辱
▸ 三年之畜
▸ 弱冠之年
▸ 人之水鏡
▸ 容膝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