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邪的意思

注音 一ㄣ ㄒ一ㄝˊ

拼音 yīn xié

基本釋義

⒈  陰險邪惡。

⒉  陰溼邪毒。

⒊  中醫學名詞。指六淫病邪中的寒、溼等邪氣。

引證解釋

⒈  陰險邪惡。

《舊唐書·文苑傳下·劉蕡》:“塞陰邪之路,屏褻狎之臣,制侵陵迫脅之心,復門戶掃除之役,戒其所宜戒,憂其所宜憂。”
《宋史·司馬光傳》:“光 言:‘四方見,京師不見,此人君為陰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獨不知,其為災當益甚,不當賀。’”
宋 梅堯臣 《依韻奉和永叔感興》之二:“所論言必從,豈若水投石。陰邪日已銷,事理頗以得。”
劉堅 《“強盜”的女兒》:“我偷偷去看 滑溜溜,他目光陰邪狠毒,眼珠一明一暗。”

⒉  陰溼邪毒。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三》:“餘謂此凶悖之魄,聚為妖厲,猶蛇虺雖死,餘毒尚染於草木,不足怪也。凡陰邪之氣,遇陽剛之氣則消。”

⒊  中醫學名詞。指六淫病邪中的寒、溼等邪氣。

漢 張仲景 《傷寒論·太陽病上》:“寒,陰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