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修羅的意思

注音 ㄚ ㄒ一ㄡ ㄌㄨㄛˊ

拼音 ā xiū luó

基本釋義

⒈  梵語Asura的譯音。或譯為“阿素若”、“阿須倫”、“阿須羅”。意譯不端正(容貌醜惡)或無酒,或非天(與天相似)。古印度神話中的一種鬼神。佛教採用其名,名為無酒神,亦名為無善神。

國語辭典簡編本

阿修羅「ㄚ ㄒㄧㄡ ㄌㄨㄛˊ」

佛教六道之一,也是八部眾之一。意指非天。原為古印度神話中的惡神,常與忉(ㄉㄠ)利天交戰。在佛教中認為雖屬天界,但無天人的德行,性情諂詐,所以稱非天。有的佛教部派將之從天道分出,獨立為一類。

國語辭典修訂本

阿修羅「ㄚ ㄒ一ㄡ ㄌㄨㄛˊ」

⒈  佛教六道之一,也是八部眾之一。為梵語 Asura的音譯,意為非天。原為古印度神話中的惡神,常與忉利天交戰。在佛教中認為雖屬天界,但無天人的德行,性情諂詐,所以稱非天,有的佛教部派將之從天道分出,獨立為一類。

《雜阿毗曇心論·卷八》:「有欲令阿修羅與天同趣,是故說言:『汝先是天。』」

引證解釋

⒈  梵語Asura的譯音。或譯為“阿素若”、“阿須倫”、“阿須羅”。意譯不端正(容貌醜惡)或無酒,或非天(與天相似)。古 印度 神話中的一種鬼神。佛教採用其名,名為無酒神,亦名為無善神。

唐 盧綸 《棲巖寺隋文帝馬腦盞歌》:“開函捧之光乃發,阿修羅王掌中月。”
清 黃遵憲 《錫蘭島臥佛》詩:“我聞阿修羅,橫攻 善見宮。”
章炳麟 《訄書·地治》:“印度 之言阿修羅者,譯言‘無酒’,一曰‘非天’,謂其釀酒不成而不為天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