阸塞的意思
注音 ㄜˋ ㄙㄞ
拼音 è sāi
基本釋義
⒈ 阻塞。
引證解釋
⒈ 阻塞。
引唐 柳宗元 《寄京兆許孟容書》:“末路阸塞臲兀,事既壅隔。”
一本作“阨塞”。 宋 葉適 《毛積夫墓誌銘》:“﹝ 積夫 ﹞知形便阸塞,涕泣曰:‘ 管 樂 不再生耶!’”
⒉ 險要之地。
引《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序》:“而 漢 郡八九十,形錯諸侯閒,犬牙相臨,乘其阸塞地利,彊本幹,弱枝葉之勢,尊卑明而萬事各得其所矣。”
《後漢書·文苑傳上·杜篤》:“既有蓄積,阸塞四臨:西被 隴 蜀,南通 漢中,北據 谷口,東阻 嶔巖。”
《明史·房寬傳》:“寬 在邊久,凡山川阸塞,殊域情偽,莫不畢知。”
⒊ 險要。一本作“阨塞”。
引章炳麟 《封建考》:“古之建國,無有華離之地。雖然,亦因地埶阸塞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