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旗的意思

注音 ㄇㄣˊ ㄑ一ˊ

拼音 mén qí

基本釋義

⒈  見“門旗”。

國語辭典修訂本

門旗「ㄇㄣˊ ㄑ一ˊ」

⒈  軍隊陣門的大旗。泛指陣門。

《水滸傳·第五四回》:「門旗開處,也有二三十個軍官,簇擁著高唐州知府高廉出在陣前,立馬於門旗下。」
《秦並六國平話·捲上》:「須臾,門旗下撞出蒙毅,肩擔大桿刀出陣。」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門旂”。 皇帝的儀仗之一。

唐 李華 《含元殿賦》:“火列門旂,霜交陛戟。”
《元史·輿服志二》:“次門旗二,執者二人,錦帽,緋絁生色師子文袍。”
《明史·儀衛志》:“左前第一行,門旗二,每旗用紅甲士五人,內一人執旗,旗下四人執弓箭。”

⒉  軍陣、軍營門前的旗子。

唐 趙元一 《奉天錄》卷二:“以其父 翰(哥舒翰 ), 天寳 之末,師至乎北門,無故門旗自折, 翰 遂斬門旗官而發師旅,終有火拔控轡之難。”
元 鄭光祖 《三戰呂布》第三折:“恰便似護法諸天可便立在門旗。”
《三國演義》第七一回:“黃忠、夏侯淵 各立馬於本陣門旗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