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貌辨色的意思
注音 ㄐ一ㄢˋ ㄇㄠˋ ㄅ一ㄢˋ ㄙㄜˋ
拼音 jiàn mào biàn sè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同“見貌辨色”
例適來鑑貌辨色,觀君與凡俗不同。君子懷抱可知,更亦不須分雪。——《敦煌變文集·伍子胥變文》
英look at the face and distinguish its colors——to examine countenana;
鑑貌辨色「ㄐ一ㄢˋ ㄇㄠˋ ㄅ一ㄢˋ ㄙㄜˋ」
⒈ 觀察人的臉色而隨機行事。也作「見貌辨色」、「鑑毛辨色」。
引《野叟曝言·第三三回》:「那知烏龜、鴇子,是世上第一等精靈不過的東西,鑑貌辨色,早已猜透了九分。」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鑑貌辨色”。
⒉ 觀察和辨識人的容顏神色。
引《敦煌變文集·伍子胥變文》:“適來鑑貌辨色,觀君與凡俗不同。”
《景德傳燈錄·守清禪師》:“僧曰:‘爭知某甲不肯?’師曰:‘鑑貌辨色。’”
《西遊記》第五九回:“大丈夫鑑貌辨色,只以求扇為名,莫認往時之溲話,管情借得。”
⒊ 有時含貶義。指善於觀察別人臉色,以求取悅於人。
引《官場現形記》第四三回:“這就叫見風駛船,鑑貌辨色。”
▸ 鑑毛辨色
▸ 見貌辨色
▸ 見貎辨色
▸ 觀貌察色
▸ 辨色
▸ 以盲辨色
▸ 貌色
▸ 鑑辨
▸ 金色
▸ 黑色
▸ 土色
▸ 調色
▸ 分色
▸ 色彩
▸ 審鑑
▸ 瑞色
▸ 睿鑑
▸ 色飛眉舞
▸ 塞色
▸ 稔色
▸ 認色
▸ 山光水色
▸ 鵲鑑
▸ 日色
▸ 認辨
▸ 容色
▸ 肉色
▸ 人不可貌相
▸ 染色體
▸ 三色堇
▸ 秋色
▸ 三色
▸ 容貌
▸ 屈辨